Home / 初小101 / FAM健康 / 【中醫湯茶】止咳化痰潤喉湯茶推介

【中醫湯茶】止咳化痰潤喉湯茶推介

夏天動輒攝氏30度以上,在室外汗流浹背少不免,但進到室內冷氣地方,突然由熱轉冷「攝一攝」,孩子尤其抵抗力弱,易有不適甚至咳或喉嚨痛。中醫師梁浩榮特別推介4款湯水及茶療,有助止咳化痰潤喉。

梁浩榮醫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級講師、香港註冊中醫、中國執業醫師。

菜乾北杏豬肺湯

材料:白菜乾50克、北杏6克、蜜棗2枚、豬肺半個

做法:將豬肺洗淨切塊,北杏研碎,再連同其他材料放入瓦鍋內,酌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煲滾後改用細火煲1.5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成。

用法:飲湯食肉,每周2至3次。

功效:白菜乾為廣東煲湯常用材料,其性平、味甘,有效清熱降火、化痰止咳;北杏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若配以蜜棗滋陰生津、調和湯味,豬肺補肺潤腸、以形補形。諸物合用煲湯, 共奏清熱潤肺通便之效,尤其適合肺熱便秘、口乾痰多、易長暗瘡的人士日常保健飲用。

桑菊雪梨茶

材料:桑葉5克、野菊花3克、雪梨半個

做法:將桑葉稍加剪碎,雪梨(連皮)切成小塊,連同菊花置於茶壺或杯中,先用涼開水漂洗,再沖入600毫升沸水,加蓋燜泡3分鐘即可飲用,飲時亦可加入少許冰糖調味。

用法:代茶飲,每日1次,反復沖泡飲至味道變淡為止,可連飲3至5天。

功效:桑葉與菊花相配,乃取自中醫方劑「桑菊飲」,二者藥性偏寒,功效在於清肺潤燥、消除熱痰;再加上雪梨,有潤肺止咳之效。適合肺熱乾咳,又或痰多色黃、皮膚油膩、易長暗瘡的人士日常保健飲用。

玄麥甘桔茶

材料:玄參6克、麥冬5克、桔梗5克、生甘草3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置於茶壺或煲中,先用清水漂洗一次,再加入清水1000毫升,大火煲滾後改為細火煲10分鐘即可,將茶湯倒入乾淨容器內備飲。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多次,1日內飲盡。連飲6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玄麥甘桔茶本方載於清宮醫案,是道光朝全貴妃所用的調理茶方。方中玄參、麥冬、桔梗、生甘草四味,是中醫臨床治療喉嚨痛的常用藥材,均能滋陰生津、清虛熱降虛火。較適合捱夜少睡、陰虛火旺所致喉嚨乾澀微痛、有異物感或乾咳少痰之人士於平時調理飲用。

木蝴蝶胖大海茶

材料:木蝴蝶3克、生甘草3克、胖大海2枚、薑汁少許

做法:將三物稍加剪碎,再置於茶壺或杯中,先用涼開水漂洗,沖入600毫升沸水,加蓋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飲時兌入薑汁。

用法:代茶飲,每日1次,反復沖泡飲至味道變淡為止。連飲5次為一個療程。

功效:木蝴蝶有潤肺利咽、疏肝和胃之效;而胖大海有利咽解毒之功,亦是治療咽痛咽乾之常用材料,加上生甘草解毒生津,且能調和茶味,薑汁功能驅風宣肺。全方茶性不寒不熱,功專利咽止咳,適合感冒後咳嗽、咽喉乾癢作痛的患者調理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