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孩童心理發展 (3)】 三歲至六歲 主動 vs 內疚

【孩童心理發展 (3)】 三歲至六歲 主動 vs 內疚

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指出,兒童心理成長可分為四個階段,面對不同的矛盾:嬰兒(零歲至一歲半)為信任 vs 不信任,幼兒(一歲半至三歲)為獨立 vs 羞恥/懷疑,學前兒童(三歲至六歲)為主動 vs 內疚,而小學生(六歲至十二歲),則要克服勤勉 vs 自卑之矛盾。

 


葉偉麟:著名兒童行為治療師,於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主修輔導及心理學;著有《父母一句話,啟動孩子解難力》。

 

凡事追問 自信之始

從三歲到六歲期間,兒童的好奇心強、富創造力,他們喜歡探索世界,凡事追問到底。這亦是他們發展得最快、最精彩的階段,通過與其他小朋友的玩樂和互動,主動地發展出人際關係。他們熱衷於自己制定遊戲,或作出計劃,並且希望完成它,從而獲得滿足感。

如果孩子在前兩個時期已經建立了信任和獨立能力,現在就會擁有足夠的自信,勇於嘗試新事物。

 


家長過多責怪 孩子變內疚

家長應該協助孩子,讓他們建立足夠的主動性,例如協助他成為孩童群體內的小領袖、鼓勵他們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領導才能及決定能力的。順利過渡此階段,孩子做事便會變得更有目標。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精力無窮,喜歡四出探索,但也有問題:他們欠缺危機感,又經常因好奇而問了很多令家長尷尬的問題。

但如果家長每每對他們多加制止甚至責怪,結果弄巧反拙,使孩子誤以為自己無論做甚麼事,在別人眼中都是不對的,繼而產生內疚感,甚至拒絕嘗試任何新事物,情願繼續落後於人也不願主動。

六歲至十二歲的兒童,主要面對勤勉 vs 自卑的矛盾,下文續談。

 

回顧 : 【孩童心理發展 (2) 】一歲半至三歲 獨立 vs 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