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高小101 / FAM教養 / FAM教育 / 【專家之言】事前宣告的「長大」

【專家之言】事前宣告的「長大」

FAM101_FB_1200x627_adv1007A

事前宣告的「長大」

孩子對你的愛並沒減少,但是父母要識相地知道,在不同的場合要「知所進退」。

 

汪培珽 台灣最紅親子作家,現居香港當全職媽媽;著有近十本關於孩子管教及閱讀的書籍如《管教啊,管教》、《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我沒有說姐姐不再天真,而是,那個以媽媽為天為地的小女孩,不見了。孩子一旦跨過了那條老天爺賦予人類的成長分界線,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明明顯顯地感受到,孩子長大了。聽我這樣說,以為我心裡充滿感傷嗎?抱歉,我沒有那麼容易感傷的個性。只是當思緒從頭想起的時候,我真的還滿想念孩子小小的時候。只是,我也告訴自己:孩子任何時候都是小小的,只要他們還在你身邊。

 

因為大和小,是個比較。等十年過後回頭看現在,你還是會驚呼他們好小啊~

 

同儕較媽媽重要

上了中學的孩子,說變就變。昨天好像還膩在媽媽懷裡撒嬌不肯走呢,今天卻站起來就往外跑,一副再也不想回來的樣子。看著姊姊這麼明顯的變化,我沒有沮喪,也沒有擔心。我既然愛她,我就愛她的全部。不論她要如何變化,我的心都平靜得很。是因為我也經歷過同樣的歲月嗎?不,我的跟她的不一樣。事情的一開始,都是有跡可尋的。臨上校車的小女孩,會跟媽媽親親抱抱說再見。突然有一天,她說,不可以親我;再來是,不可以抱我。為了想繼續表示媽媽的關愛,我改用捏捏她脖子的動作,但後來我收到的「指令」變得非常清楚明白易辨認:「媽媽,不要碰到我。」「從後面摸一下腰,也不行?」媽媽還在做最後的掙扎。「不行, 校車上還有別人, 會看到。」

 

我明白了,孩子開始「看見」同儕的眼光。換句話說,同儕對自己的評價,開始比父母的重要了。

 

於是,在孩子上校車前,我確實遵守不碰他們一根汗毛。頂多是校車還沒來的時候,或是周遭等校車的同學還沒來的時候,「媽媽的愛」,孩子還不反對。可見,孩子對你的愛並沒減少,但是父母要識相地知道,在不同的場合要「知所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