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很多家庭都是這樣過日子的:星期一至五,大人返工、放工,孩子上學、上補習班;星期六、日,大人不是忙著帶孩子上興趣班,就是和他們到公園、室內遊樂場,或是在商場 shopping‧‧‧‧‧‧「我們都曾經帶孩子去商場、playhouse,但玩來玩去都是那些遊戲,我們大人都覺得悶,直至帶他們到草地,讓他們自由奔跑,漸漸發覺,大人和孩子在大自然會更放鬆!」 Adela 說。
撰文、攝影:Jas (FAM101 編輯) 部分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Adela 與丈夫 Jacky 育有兩名分別4歲和5歲的兒子,今年年初,他們開始帶著孩子到郊野公園、水塘露營;5個月前,他們一家4口更連同爺爺嫲嫲,在澳洲北達爾文駕著露營車,展開為期9日的暴走之旅!明年七月,他們更會自駕遊,在富士山露營。「去露營是會去上癮的,哈哈!平日我們都不會給孩子玩電話,也很少看電視,自自然然他們無論是行山、露營,都不會嚷著玩電話,反而自行 create 遊戲,或是觀賞昆蟲,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會悶。」
孩子走到大自然總會找到他們的樂趣,看看 Davy 和 Elvin 就將露營櫈變成小火車!
在大自然,哪怕你只給孩子們一張紙、一個波,他們都會玩得很開心!
訪問這天,約了在涌背燒烤場,當大人們準備紮營、「透爐」時, 倆小兄弟也沒閒著,哥哥 Davy 和弟弟 Elvin 也準備就緒,一開始是 set 露營櫈,之後幫媽媽切青椒、小番茄,到爸爸差不多搭好營了,他們又四處找石頭固定營邊。小小年紀就這樣自動自覺,是因為 Jacky 和 Adela 很早就選擇放手,例如由兒子們可以自己坐起來時,就任由他們自己吃飯;年紀再大一點時,就要開始褶衣服、執拾玩具,「很多朋友都擔心孩子長大後不會自理,想深一層,是父母沒有在孩子想嘗試的時候『放手』。我們平日會給孩子們一些責任,他們完成任務後會很開心,也會有成功感!」
Elvin 只有4歲,但切食材的模樣卻是一臉認真呀!
大自然不會有冷氣,洗手間也未必乾淨,但孩子們都要接受!久而久之,他們不會變成小霸王。
大自然 磨練孩子意志
「任何性格的小孩都適合去大自然,大自然會讓人比較放鬆,沒那麼物質化,單單找個位置坐下來,都總比在商場放鬆得多。」 Adela 笑說,兒子們在行山、露營時,漸漸學習入鄉隨俗,了解自己是走進了昆蟲們的「家」,慢慢對蚊叮蟲咬不以為然;在經歷數次突如其來的風雨時,學會臨危不亂。「有次在東平洲近懸崖邊露營,午夜時分突然下起大雨,當我們做大人的很擔心,怕營會被吹起或入水時,孩子們還是照睡不誤,只是偶爾扎醒,說一句『落雨呀』又再繼續睡!」
一次在鶴藪行山,一場無法預計的大雨,更讓一家4口頓時化身 Running Man,「那時我們剛露完營,打算早上一同步行到水塘才下山,誰知中途下雨,我們便在樹下避雨避了10分鐘,但雨勢還未停,最後大家決定即使會被淋濕,都要衝落山。」 Jacky 坦言,兒子們那刻都感到害怕,但明白別無他法,便勇敢地接受「挑戰」!
當很多家長在週末都安排孩子上興趣班,Jacky 和 Adela 卻選擇盡量多帶孩子走進山林,為他們建立行山、露營的興趣,而一家人在大自然相處、玩樂的片段,也深深留在孩子的記憶中。現階段,他們決定將兒子的生涯取向先放在一旁,只期望他們能夠獨立思考、有解難的能力,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放棄。Jacky 說:「我們都有共識,如果在教育小朋友時沒有一個大方向,不知自己最後想怎樣,就容易人云亦云,而讓小朋友擁有開朗的性格和學習自己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現在都特別『放得開』,任由他們跌跌碰碰‧‧‧‧‧‧」
我們不太在乎孩子學多或學少一樣東西,如果能讓他們自小喜歡學習,再加上有個人的判斷時,那麼將來他也會有自己的方法,有一條自己的路。
設限太多 孩子如何 out of the box?
「很多時候,只是我們這些大人過不到自己的心理關口!」Adela 笑說,有些朋友一聽到說要行山、郊外燒烤,都已經耍手拒絕,也會覺得年紀小的孩子沒可能行山、在荒野露營,但她認為,小朋友的能力其實遠超父母預期,「日本小孩在幼稚園畢業時,都會登富士山!另外,澳洲的帝王峽谷 ((Kings Canyon) 其實很斜,但當地人都會帶著小孩一齊上山。小朋友其實很靈活,重心比大人低,沒那麼容易跌倒,還會手腳並用,走得比我們還快!」這對小夫妻異口同聲指,作為父母只要不先表現得緊張或擔心,那麼孩子在面對困難時,也不會想也不想就放棄,磨練過後,性格也會變得更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