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教育・謬論】張堅庭:課程真係愈難愈好?

【教育・謬論】張堅庭:課程真係愈難愈好?

 

我們深信課程愈難愈有水平的謬論,程教授點出了我們家長最自豪的一些觀點,我聽到一些家長對話:「唓,啲功課咁易,實唔係好學校,呢間好呀,三年班做五年班功課。」

熱鬧教育_new

越級課程等於優秀?

甚麼是難,甚麼是易,我們沒有概念,大部分學校因以背誦打分為基礎,於是你不認識的事物就是難;筆畫少就容易,筆畫多就艱深,於是「一天」肯定容易。這一簡單概念,其實容易出問題,比如程教授提到「士大夫」三個字很容易寫,但要解釋就連專家也費勁;「警察」二字筆畫難,但孩子天天都有機會看到警察叔叔,於是在他們看來,最容易的文字涵意深,最難的字反而最親切。我們的孩子究竟從使用中去學習,還是先學習後使用?如果你同意使用過程中的學習較有趣味,那麼,學那麼多他一時用不著的知識,不就是孩子哭哭啼啼的原因嗎?

很多讀者說我有錢讓孩子讀國際學校,所以就吹捧它。其實香港任何一間政府建的學校都不比國際學校差,方法理念只在班房反映。我記得弘立書院成立時也只能借別人校舍,但他們的班房卻瀰漫一種學習樂趣,知識的遞增與興趣的掛鉤。我們的老師太看重對錯結果,而考試就最容易定對錯,但這只是一種考
核方法。

 

 

不反對用創意掩飾懶惰
我孩子進國際學校時,有兩次衝擊:一是收到學校列明功課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小時;二是看到小朋友作文時,老師不會刻意提及他的文法或錯字,就算他畫一隻香蕉來代表香蕉也行,只要他樂於表達心裡的想法就可以了。於是我讀過女兒一篇中文作文,她的創作力強,比喻突出,錯字也不少,有時甚至詞不達意,但布局結構肯定是想吸引讀者,老師對她的評價很高,而錯字只在旁改正,在評語裡一字不提。
另外,我細仔為了湊夠字數,一連幾行都以「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喜歡你或尊敬你」開始,老師認為他有創意地遮掩懶惰,我告訴他下次不可再用「真的真的」了,要他另想一個詞。最新的調查發現,港人英文水平比不上馬來西亞,只比日韓稍好,你會否嚇一驚?我們開埠以來英語是官方語言,又從小學習英語,倒頭來只比日韓稍好。我相信與教學過程完全脫離趣味有關,見微知著,香港要維持競爭力,教育環
節不如多學習國際學校的理念,教育局下放資源,2011年的學校核數風波,等於在自由法治社會總有人衝紅燈,以身試法,直資只行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