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高小101 / FAM教養 / 【教養 Q & A】孩子膽小無自信,點算好?

【教養 Q & A】孩子膽小無自信,點算好?

孩子自信心

家長問題:

我的女兒已經小一,但還是很膽小,不太敢嘗試新事物。我希望她有多點信心,聽說為她報些比賽可以訓練她的自信,我應該去做嗎?

 

註冊社工陳嘉嘉回應:

孩子看似沒有自信,不願意接觸新事物,可能存在不同的環境因素影響。孩子天性會對不同事物產生好奇心,但當出現擔心、焦慮的情緒時,便會使孩子卻步。因為孩子對未知事情感到恐懼,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而不敢去做,同時對自己能力產生質疑。

 

家長切忌犯以下一些禁忌:

 

1. 過高目標

訂立家長的目標而並非孩子能力範圍的目標,當孩子經常失敗時,會容易質疑自己的能力。

2. 否定孩子的能力

常與別人比較,斥責孩子「無用」,「點解咁簡單都做唔到」,「生人唔生膽」等傷害性說話,這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從而令孩子自我否定,逃避挑戰。

3. 過於急進

逼使孩子就範,這會容易引致反效果,讓孩子更害怕及抗拒,甚至會出現情緒問題。

4. 過於保護

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容易造成孩子依賴的習慣,缺乏自我探索及對新事物的好奇。

 

家長需要留意以下兩點:

1. 家長為孩子作決定時,需要留意孩子的反應,孩子表現鬧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都可能代表孩子承受著壓力。切忌「先斬後奏」,造成孩子出現逃避、抗拒的行為。多與孩子討論及傾談,除了讓孩子感受被尊重外,同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感受,這更能讓家長對症下藥。

2. 家長亦可以先觀察孩子與其他朋輩的相處情況,了解孩子沒有自信的情況會否在不同環境下有所變化。家長同時可以鼓勵孩子與朋輩互動,可從遊戲開始,謹記當中不要涉及比較,並讓孩子在過程中作主導。

 

家長適宜用以下方法幫助孩子:

1.  提供足夠空間讓孩子自主選擇及探索。

2.  留意孩子的興趣,讓他能成功完成簡易有趣的事情,從而建立他的成功感。

3.  正向回應孩子的努力,不論成功與否,都會是孩子的一課。

4.  耐心傾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

5. 當孩子的自我目標實現時,給予支持和鼓勵。

6. 如有需要,可向學校社工及專業輔導員尋求協助。
 

 
資料來自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智趣星」季刊第一期
 

 


兒童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