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健康 / 【有營家庭】營養師吳耀芬:3招解決孩子便秘問題

【有營家庭】營養師吳耀芬:3招解決孩子便秘問題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在進食固體食物後,排便次數開始減少,甚至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孩子便秘時,排便時間不規律,有機會相隔三日以上;在排便時感到吃力和痛楚,排出的大便質地硬身或呈細小粒狀。

吳耀芬 (Kathy)

心理輔導員兼人氣營養師,亦是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更是一個好媽媽。撰寫專欄文章,以「身營心營」為信念。

 

兒童便秘生理和心理因素

日常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和水分或腸道未能適應飲食習慣的改變(引進固體食物初期),都有機會使大便變得乾硬。另外,孩子在如廁訓練期間,有機會因害怕上廁所、缺乏有規律的排便習慣或經常忽略便意,導致排便困難。

便秘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但只要從以下3大方面著手,便能避免大部分的便秘情況發生。

 

1. 進食軟身果蓉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剛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家長可在餐與餐之間給寶寶喝水,確保攝取足夠水分。另外,亦可選擇口感較軟身、含豐富膳食纖維和水分的食物如蘋果蓉、梨蓉、冬瓜蓉、南瓜蓉和蕃薯蓉等。當孩子2歲大時,膳食纖維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年齡加5克」,份量約為1.5碗的熟瓜菜和1個中型水果(例如大橙、富士蘋果等)。

 

2. 多吃穀類及高纖食物

不少五穀類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助促進腸道蠕道,預防便秘。一些食物配搭如南瓜燕麥肉碎粥、雜菜吞拿魚字母粉、雜果乳酪均為高纖之選。

此外,西梅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山梨糖醇 (Sorbitol),山梨糖醇是天然輕瀉劑,會將腸壁細胞的水分帶入腸道,造成輕肚瀉,有助改善便秘情況。而西梅汁和西梅乾含有較高濃度的山梨糖醇,輕瀉效果較新鮮西梅顯著。

但市面上有西梅汁和西梅乾加入了糖分,家長應細心留意包裝和成分表,選購無額外添加糖分的產品,並留意每次進食份量,以免攝取過多的果糖。同時謹記不要單靠西梅通便,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上策。

 

3. 勤做運動

除了多進食高纖食物外,亦需配合足夠水分、適量的油分吸收和充足運動,從而改善孩子的便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