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和女孩無論在身心成長或學習形態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男孩的成熟來得緩慢,在四、五年級就更見明顯,當女孩開始變得成熟,男孩還是老樣子─好勝、好玩、好冒險。
「若學校不能滿足這些男孩的需要、不了解男孩怎樣學習,是很淒涼的。」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從女校轉到現在的男校當校長逾十年。多年來喜歡走進學生中間的「史諾比校長」,無論與男生女生都能打成一片,對於兩性之間的差異瞭如指掌。作為男校掌舵人,看著一群天生不一樣的男孩正面對種種不利因素,於是針對男孩獨特的需要和學習方式、借用他們天生的特質和優勢去設計學校與課程,提供一個適合男生學習和發展的環境。
就讓他們動個夠!
林浣心瞭解到男孩天生的特點,覺得天性不能改,但卻可以將危機變成轉機,弱點化為強項。「開始時可能比較樂觀,過程的確比想像中困難,但我是一個喜歡走入孩子們中間的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和摸索,終於找到出路。」
每天早上,她發現男生落校車時就隨即快跑。為甚麼要這麼趕急呢?因為好勝,要爭先排頭位!「你要他們安靜坐在課室嗎?鬥快坐得最好就行了!活用競爭,利用他們的好勝心,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這就是將危機化為轉機。」
製造機會讓他們冒險
她又發現大部分男孩都有一種天生的共同愛好─拆東西。學校很多擺設都隨時給他們拆散,包括校長信箱,某年的聖誕老人擺設更在三天內宣告死亡。「男孩看來的確比女孩遲熟,有時甚至有點幼稚,行事衝動,不夠深思熟慮。我們就要設計一些學習機會,讓他們的冒險精神可以好好發揮。既然他們好動、好奇、喜歡拆東西,不如就拆東西給他們去玩啦!」
按孩子的天分選量尺
林浣心表示,本地學校通常不甚重視科學與科技,若從男生角度考慮,校方要加強這類科學科技的元素;惟有興趣,才能推動學習:「每個人的強弱與天分都不同,不能用同一把尺去衡量;而且沒有挑戰,就不好玩了。」
她特別開設一個任由男生發揮想像力的「夢工場」,「男孩對科學、科技、數理這些科目有難以解釋的著迷!他們拿著工具箱、使用螺絲批時會覺得自己好Man!」林校長認為,除了跟隨學生興趣設計課程及校園,亦強調專科專教讓老師不斷累積經驗,有助掌握課堂、提升教學質素,最終是學生受益。
最高學習境界─認真玩
林浣心以哈佛大學教授東尼.華格納 (Tony Wagner) 所著的Creating Innovators 一書中提出的「3P」理念解釋,學習要具玩味 (Playful),激情 (Passion) 和意義(Purpose),特別適用於小學教育,尤其男生學習。
「所謂全方位學習,不應規限在課堂內。」學校曾在戲院包場讓全體學生一起欣賞關於黑猩猩的紀錄片,讓他們產生共同話題,令整個學習過程有著「立體感」。
度身訂造的趣味課堂
林校長表示,為了讓男孩認真地玩,學校每年舉辦很多考驗孩子思考、耐性、勇氣和體能的團體活動,學生分成不同隊伍完成重任,他們會面對重重挑戰戰:穿越亞瑪遜、橫渡大西洋、炮轟鋁水壩……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才能過關斬將,這些既刺激又富教育意義的活動,專為好玩、好動、好奇、好挑戰的男孩而度身訂造。
林浣心相信要實踐理念先要影響一班教師與自己同行,自己先要做楷模。「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玩得認真,認真的玩。」她認為只要軟硬件互相配合得宜,自能扭轉劣勢,化解男孩面對的學習危機。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