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爸爸的問題惹來討論:太太一直很緊張5歲女兒的學業,總想透過閱讀讓她認字,期望能提升語文能力,故每次選擇繪本時必選圖少字多的,最好是中英對照。偏偏女兒又不喜歡跟媽媽朗讀,甚至開始討厭媽媽為她選的書,爸爸卻發現她最喜歡圖多字少的繪本,特別鍾愛無字書,有時候還要求一起共讀,這令太太接受不了,她認為沒文字的繪本毫無價值,不能幫助學業,因而經常跟女兒爭拗……
其實,幼兒在早期閱讀的認知上,文字只是符號,要理解文字的意義,最需要豐富的圖像作支援。而且,提升學習的能力,不單只是認字,還要培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意,那些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其實已過時了,推動孩子透過閱讀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才最重要!請不要對少字書存有偏見,反而重投變化多端的圖像去,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書中無字 探索故事
「玩」是孩子的天性,「書」也可以成為他們的玩伴,來一起玩「書」吧!《小黃點》是最好不過的橋樑。開始玩之前,別忘了觀察圖書的封面啊!
請孩子留意小黃點三個字,藍點之下有「小」字;黃點內就是「黃」字;「點」字以下就是紅,說明「黃點」是主角,一同讀過書名後,家長可讓孩子輕輕點一下黃點,再用驚嘆的語調說:「小黃點要帶我們去哪裡……?」然後,一步一步指示孩子走進奇幻的圖畫世界……
《小黃點》
‧作者︱小黃點
‧文、圖︱赫威.托雷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來!同玩小黃點!
要讓孩子投入玩樂,我們除了讀出內容,說話技巧也好重要!現在就一起練習吧!
專注圖像 學會欣賞藝術
想孩子認字?還有其他方法,有沒有想過把認字的過程提升到藝術層面呢?欣賞藝術看漢字是《圖話漢字》的特色,這本書提供了不平凡的美學基礎作平台,透過形音義的結合來學習漢字,對正在識字的孩子而言,不是更吸引更有趣嗎?漢字其實充滿豐富的圖畫元素,在欣賞與認識之中,我們好像走進神祕森林。跟孩子一直揭,告訴他我們要跟著小老鼠的足跡探索。在尋找的過程中,一邊欣賞圖案之美,一邊鼓勵孩子敘述所見所聞,創造自己的故事詮釋,把圖案背後隱藏的漢字,一個一個拆解開,便能夠鬆容地認識每個漢字的意義。
《圖話漢字》
‧作者︱陳伸
‧繪圖︱伊藤越子
‧出版社︱小魯文化
最後,字多也好,字少也好,不管是動感好玩的《小黃點》還是欣賞藝術看漢字的《圖話漢字》,按孩子這天的生活體驗去選擇這類以玩為主題的繪本,定能激發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