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精電前行政總裁,《主場新聞》、《立場新聞》創辦人。對於下一代,他沒有「一蟹不如一蟹」這種批評,也沒有要求他贏在起跑線;相反,他對兒子的忠告是:「玩吧, 盡情玩,玩完再玩。」這個不一樣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番忠告,或者值得大家參考。
兒子十二歲,即將步入青春期,對很多事情 開始有自己的主見,這種改變有些父母會感 到難受。不久以前,父母的說話是命令,兒 子只需照做,父母的理據是:一、父母真心 為子女著想;二、父母行過同一條路,可借 鏡經驗。第一點永遠不錯,但第二點值得商 榷。
最明顯的分別是平均壽命,在我長大的年 代,「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仍有人說。專 家估計,按照醫學進步的程度,今年十二歲 的人很大機會活至一百歲。我們不單活得更 長,更重要是增加的年月,大都是健康和精 靈的,因此人生規劃需要改寫。父母的經驗 未必適用於子女,子女駁咀有理。
對於五十歲的人,長壽的含意是須要為延長,老年生活作打算;對於十二歲的人長壽意味整個人生需要一套跟父母經驗完全不同的規劃方式。 經常聽到「50 is the new 40 」,或「40 is the new 30」,長壽把人生階段 拉長,因此,十二歲的人可以年輕多一段時 間。同一個決定,可選擇現在或一年後作 出,當然等一年,觀察這一年的變化,愈遲 作決定愈好。
不 少 年 輕 人 大 學 畢 業 後, 選 擇 享 受 gap year,進入社會工作之前盡情遊歷。我當年 未試過,現在回想有點後悔,不過不執輸, 二十歲沒做的事情,五十歲做返夠本。阿 仔,你一生中可以有很多gap year,或眾 數 years,不管是自願或半自願,是休息或 玩,停頓不是問題,因為有排未到結算的時 刻。
小心「玩到盡」! 玩吧,盡情玩,玩完再玩,不過有一項關於 玩的價值觀,卻要小心,是「去到盡」的風 氣。你或者難以接受,但媽媽和我會在不遠 處不停提醒(即係「哦」你)。
你退休的時候,僱主將會根據勞工法例作補 償,加上強積金戶口結存,即使退休後節衣 縮食,這批子彈也捱不長。如果沒有儲蓄, 你可能需要工作到八十五歲。我不是嚇你, 儲夠十五年退休彈藥,才有資格在八十五歲 退休。玩和儲蓄沒有衝突,重點是不要去到 盡。
你的人生是如何,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 肯定,你會不停變。行業、工作性質、崗 位,變來變去,黃霑(你大概不知道他是誰) 看得最通透,寫出「變幻原是永恆」如此歌 詞。你需要發展應變的技巧,因為變不是壞 事,而是常態。怎樣面對,怎樣擁抱,怎樣 從改變中找到意義,將會決定你的未來。在 你僅餘肯聽父母說話的時間,我會不停灌輸 「變」的現實。我猜不到五十年後人類用甚麼 科技,不過肯定變將會成為生活一部分,活 到老,變到老。
你需要不同類型的朋友,以你現時的情況來 看 , 這 方 面 不 成 問 題 。 在 萬 變 世 界 ,「 出 外 靠朋友」愈來愈重要,不同朋友將會進出你 的生命,這些人將會啟發你、引導你、令你 笑和哭,除了儲蓄金錢,也要花心機儲蓄朋 友,這是一項窮盡一生的投資。
你的人生階段跟我們完全不同,或早或遲, 或沒秩序可言,由教育選擇到事業路向,將 跟隨你的百歲人生。你比我們遲一點老,長 一點年輕時間,選擇在你手上,睇定一點, 永遠作好準備「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