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腦健康】互動 + 限時 孩子初嘗電玩2大錦囊

【腦健康】互動 + 限時 孩子初嘗電玩2大錦囊

By Cabbie Kwong@FAM

早前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5歲幼童每天看電視或使用電子產品每多一小時,在9 歲時出現過度活躍的風險會增加逾3成。兒科醫生葉夢詩解釋,家長經常給幼童玩電子產品,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專注力及睡眠質素,因而影響其腦部發展。

但要小朋友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說易行難。葉醫生建議兩大錦囊,首先是為孩子揀選一些有互動元素的電子產品,其次是只限他們適當時間才玩,以免影響睡眠質素。

 

互動遊戲  增進雙向交流

葉醫生表示,雖然孩子可透過平板電腦或手機吸取知識或有用資訊,但其實他們只是單向接收訊息,過程中並沒有與其他人互動,久而久之會影響社交能力。

而且,電子產品會釋放一些波段和光線,令眼睛疲勞,這些波段會影響小朋友的專注力,如他們長時間觀看平板電腦屏幕,對於外界環境的反應變得薄弱,身體感官功能亦會減退。「反觀自然界的動物為了生存,經常留意四周環境,所以感官功能鍛鍊得非常好。現今不少家長給孩子看平板電腦,反而令孩子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變得遲緩。」

家長或會擔心,孩子很難避免接觸電子產品,因為一些教育工具也使用平板電腦。葉醫生表示,家長要留意,孩子於合適年齡才應開始使用電子產品,0至2歲的幼兒,因為感官發育集中於手、腳和口腔,實在不宜使用電子產品。到了2歲至3歲,幼兒開始發展社交能力,可以給他們玩一些有互動元素的電子產品或遊戲,最好家長亦可以一同參與,但每天不要玩超過30分鐘。

何謂有互動元素的電子產品?例如有些遊戲要求孩子在闖關或到下一個階段前,必須做些指定動作如點頭或拍手,當孩子有參與、有回應,便能加強互動交流,促進孩子的智能和感官能力。

 

切忌臨睡前玩電子遊戲

電子產品可能會削弱孩子的專注力和社交能力,也會影響其睡眠質素和腦部發展,因為這兩者相輔相成。

葉醫生指出,如孩子有足夠的休息,體內會產生不同的賀爾蒙,有助穩定身體的各個功能發展,從而促進腦部發育。當大腦內賀爾蒙的傳導體獲得平衡,孩子身體機能得以正常運作,再加上充分休息,精神飽滿充沛,孩子的情緒自然更為穩定,學習能力也得以提升。相反地,當孩子沒有足夠時間休息或睡眠,他們大腦內的傳導體變得相當混亂和失衡,導致情緒不穩。

葉醫生提醒:

「睡眠對幼兒整體發育起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睡眠不足,會導致腦部發展不健全,吸收能力減弱,身體機能發育不良,繼而影響專注力、社交能力和學習能力,情緒亦會顯得較為暴躁。」

所以,葉醫生建議家長應限定孩子於適當時間才使用電子產品,切忌在孩子臨睡前玩電子遊戲,令他們腦部不斷受到刺激,不能獲得充分休息,繼而影響睡眠質素、情緒和學習表現。

 

而對於已沉迷玩電子產品的孩子,有什麼改善方法呢?葉醫生也提出了三大建議,可參看【腦健康】3招化解 沉迷電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