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B101 / 【秋補】幼兒也養生 從補腎健脾開始

【秋補】幼兒也養生 從補腎健脾開始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父母可利用食療和按摩,先為孩子「補腎氣」和「健脾胃」。

 

上期提到中醫養生的秘密數字〈女七男八〉,女士以七年,男士以八年為一個周期。那麼孩子的第一個周期 〈零至七、八歲〉,應從何入手,為他們的健康打好基礎?

 

 

芝麻粉補腎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資質,一個寶寶出世時,頭髮又濃又密,老人家會說這個小孩 易湊和健康。原來真的有點根據,因為頭髮濃密與否,是反映其健康狀態。

 

中醫養生講求五色入五臟。腎主黑,所以黑色食物入腎,可補益腎精,適齡讀書的小朋友,爸媽可在牛奶中 加入芝麻粉,市面上有一罐罐現成的芝麻粉賣,但要小心其成分,有些加了糖就不太理想;或可買一包包芝 麻粉,炒過的當然較香但相對較熱氣。黑芝麻除了烏髮、補腎外,原來還有通便作用。小孩便便對爸媽來說 是大件事,如果你的寶貝也有這個煩惱,不妨嘗試用黑芝麻加在杏仁茶或杏仁露裡面,味道香滑濃郁,有通便潤腸作用。

 

 

太子蔘煲水 補氣排便
小孩便秘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熱性便秘,小朋友飲食以牛奶、糖類或精製食品為主,又喜歡煎炸食物,多肉 少菜,困阻脾胃,自然有積熱,所以坊間的開奶茶或小兒消滯茶,其成分中的穀芽、麥芽就是以消滯化積為 主。面對這種情況的便秘,方法只有一個,多給小朋友飲蔬果汁,多進食纖維高的食材,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最奏效的。

 

 

另一類是氣虛影響,氣不足則腸道蠕動自然較慢,無力排出大便。家長可用太子蔘補氣,太子蔘又稱為孩兒 蔘,有健脾益氣作用,因為藥性不寒不熱,合小孩服用,我乾女兒家有三歲的小BB,常便秘,胃口差,我就 嘗試用太子蔘煲水,煲了後混在她日常飲用的牛奶、湯及粥中,讓她補氣之餘,更可強化體質,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

P12

《黃帝內經》中開首就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身邊有一位 五十後的姐妹與她八十高齡的母親仍然滿頭烏髮,問起箇中因由,原來她媽媽小時候每週總有兩、三天煮芝 麻糊或用芝麻開水沖奶糊做宵夜,到今天她人過半百居然沒有半絲白髮,實在令人妒忌。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Issue 17

 

杜淑貞 現職鴻福堂分店管理及營運部主管,修讀中醫課程達6年,曾代表公司主講數十場養生講座,最喜歡搜羅坊間 各式各樣的養生方法,親自試驗,與人分享。

 

 

 

《順著時辰去養生 – 58個徹底改善身心的早、午、晚健康》

http://www.enrichculture.com/publishing/index.php/58.html

 

《順著時辰補五臟──96個提升自癒力的簡易養生方》

http://www.enrichculture.com/publishing/index.php/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