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七位小記者頂著大熱天,汗流浹背的來到大埔拗仔村訪問農夫Amy姨姨,姨姨熱情的帶著小記者們遊走於農田,逐一「探望」粟米、洛神花、芋頭、紅蘿蔔、蜜瓜、紫椰菜、紅菜頭、楊桃、西蘭花、芥蘭頭等等農作物,大家喝著酸酸甜甜的洛神花茶,聽著Amy姨姨訴說當農夫的甜酸苦辣,最後還可一嘗收割的滋味呢!
「當農夫很辛苦,所以你們要珍惜農夫種出來的東西,千萬別浪費食物啊!」這是今趟旅程,大家都學懂的。
昔日在售賣外國蔬菜的超市打工,有感市場上充斥太多問題蔬菜,為令家人吃得安心和健康,五年前毅然放棄工作投身農務,獨力經營「俊君有機農場」,種植不同品種的蔬果,大家都很喜歡吃她的蔬菜和水果。
Amy姨姨&小記者團隊:陳凱貽(凱)11 歲、張斯朗(朗)6 、岑朗(岑)6 歲、陳琬貽(琬)9 、王日言(言)5、劉紫情(情)、9 歲酈子業(業)
言: 十號風球時,農場會怎樣?
A : 看!Amy姨姨這裡有很多雨棚,用來替植物遮風擋雨。每回天文台懸掛八號或十號風球,我便很忙很忙,因為要趕著把所有的雨棚膠紙拆下,免得大風把整個雨棚扯走。直至天文台除下風球,我又會趕緊把雨棚膠紙安裝回去,以保護農作物,防止昆蟲、雀鳥來「偷吃」。所以,風球前後,農夫都一樣非常忙碌。
凱: 我之前去過農場,聽農夫講,夏天和冬天種的農作物不一樣。你的農場四季會種甚麼?
A : 跟其他農場一樣,這裡也要看四季時令耕作。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氣候,冬天可以種西瓜嗎?其實也可以的,不過需要空氣調節,花的錢也就較多,所以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崇尚天然、環保,要順應天去做,農夫要看天做人啊!夏天,我們多種瓜和豆,春天則多種蔬菜。
情: 你最喜歡種甚麼?
A : 我最喜歡種番茄,因為它很有營養,茄紅素可抗衰老,對大小朋友都有益,是很好的天然食品。而且煮食也很方便,我甚至不用煮,當水果或沙津生吃都可以。我會種不同品種的番茄,你在街外未必見過。
朗: 你喜歡吃甚麼?
A : 都是番茄!我因為喜歡吃番茄,所以喜歡種番茄。番茄很容易有病害,那些真菌會存活在泥土
很多年,我得要把泥土消毒才行。種番茄不容易,但因為喜歡吃,所以我會努力克服困難。
琬: 為甚麼喜歡種外國植物?
A : 我之前做的工作,經常售賣外國蔬菜,久而久之,我也愛上吃外國品種的蔬菜。我經常想,
若我可以在香港種植外國品種蔬果,人家便不用專程從外國入口,可大大減低碳排放量,環保得很。而且,香港人吃本土食物是最容易吸收的,令我們身體健康些。
業: 農場裡有否一些危險的工具?
A : 有好多哦!那邊的「鐵牛」便是其一。以前的農夫用牛來耕田翻土,現在已很少牛會耕田了。於是我們改用鐵的工具,用油推動,像牛一樣,替我們翻土。還有打草機,助我們把草連根拔起。這些用具都有危險性,要小心使用。
凱: 哪一種植物種得最久?哪一種最容易死?
A : 翠玉瓜很容易枯死,它的病害叫白粉病,跟番茄的病害一樣厲害,非常難根治,但我好喜歡吃翠玉瓜。至於種得最久的植物……我有幾棵樹,由種子開始種植到現在,至今仍未結果。種果樹最少五年才有收成,收成期的長短,當然還得看季節和品種等因素。
凱: 除樹以外呢?哪種作物種植時間最長?
A : 淮山。要種一年。
言:淮山用來煲湯的啊!
A : 叻仔,淮山是用來煲湯的,是新鮮種的淮山。此外,薑、粉葛都要種一年。情: 每年的收成大約多少?
A : 我沒認真計算過。我沒有菜檔,不過每年都會參加漁農處舉辦的嘉年華、屯門的西瓜節等,年產量大約應有幾百斤。
琬: 每年都有很多的收穫?
A : 當然不是。如果那年經常打風落雨,氣溫偏差很大,對農作物來說都非好的生長環境,那麼
收成自然較少。
待續…
我想做農夫撰文︱陳琴詩 攝影︱Andy Chong 全文刊於FAM樂活家 Issue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