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朋友都很聰明伶俐, 很多東西比以往更早接觸到, 更容易知道是甚麼, 包括一些跟理財有關的物件, 例如貨幣,信用卡和八達通等等。但學習理財不是知道或不知道的分別, 而是如何適當地運用這些工具幫助達到目標, 更不是反過來被這些工具控制,為了得到金錢而去做一些不當的行為。
過往我教導孩子小朋友理財, 除了簡單介紹一些常見的理財工具, 例如貨幣和八達通等等之外,我還會透過遊戲或是分享, 為他們埋下正確理財觀念的種子。例如, 我會跟一班小三、小四學生玩一個金錢樹的遊戲。
採摘金錢須付入場費
假設有一棵掛滿紙幣的樹,但你需要付出一筆入場費才能接觸到金錢樹,而紙幣有高有低,最唾手可得的紙幣是最低面額的紙幣,例如10元,而掛在樹上最高位置的是最大面額的紙幣,例如1,000元,採摘難度亦隨著距離地面高度增加而增加,假如從高處不幸墮下,後果自負,隨時受傷及一無所有。然後我會要求同學們分享他們會做甚麼決定,會付出入場費,然後採摘一些低面額的紙幣;或是入場之後向難度挑戰,只選擇最高面值的紙幣,但過程中不介意承擔風險;甚至乎為了不想花掉入場費而拒絕付出。
這類型的遊戲並沒有標準答案,學習重點是過程中,透過遊戲,讓孩子思考「取捨」,還有是現實與理想可能很不一樣,最後可以明白金錢可用作創造更多金錢,幫助達到目標等等。遊戲時,沒有需要將孩子分為精英班或普通班,因為沒有標準答案,主要是要啟發孩子學習理財時的考慮因素,和有甚麼理財態度,所以得著不會是艱深難明的理論,反而是一些終身受用的正確價值觀。
延伸閱讀:《親子10分鐘 啟動孩子理財力》林昶恆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8WNw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