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踏入高小或初中階段,一般會開始爭取使用金錢的更大主導權,他們往往自信有能力安排消費模式,不用凡事向父母交代。
再者,朋輩間相互影響,追逐名牌的心態,令不少年輕人掉入消費陷阱而不自知。若一般父母未能及時察覺,老是嚴言拒絕或嚴謹監管,只會弄巧成拙。家庭不和睦之外,還會迫使部分孩子想盡方法自行賺錢,以滿足欲望。
面對叛逆期孩子所帶來的消費問題,資深財金專家雷裕武建議,父母不妨在消費前與孩子一同訂立一些指引和消費底線。
「例如不少孩子都有經常換手機的習慣,目的可能只為追上時尚,或抵受不住朋輩間的壓力。父母可與孩子事先協定,例如每更換一款手機便必須使用滿一年或以上,又或要求年長的孩子承擔部分手機費用和月費支出,這都有助他們減少轉換手機的頻率。父母要保持平常心及講道理,切勿以高壓手段對待孩子。」
向孩子解釋 說「不」的原因
當然,尊重孩子發表意見的權利。有時父母也要堅守原則,學會拖延滿足甚至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關乎一些物質享受。誠然,不少家長犯下的通病, 就是向孩子說「不」的同時, 並沒有給予任何理由和原因。日積月累,當孩子一旦遇上生活難題或財務困難時,他們便會感覺與父母溝通是非常沒趣及沒有建設性的,因父母不會嘗試聆聽他們說話, 最終答案也只有一個「不」, 結果他們逐漸傾向自行解決問題,隨時用錯方法也不定。
雷裕武提醒:「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在實踐中累積失敗的經驗,父母不宜過度干預…
在一些小事上更應以開放態度鼓勵孩子自行作出決定,即使孩子最終或會犯或失敗,也應讓他們自行承擔。當然在一些重要的大事上,父母要提出適當的指引和提醒。至於在金錢消費的重要議題上,父母更不能逃避,應主動與子女溝通,並適當地放手讓他們去選擇合宜的消費模式。」
倘若你的孩子還沒踏入反叛期,家長仍有時間去做預備工作,還有時間來塑造孩子的性情。經驗告訴我們,一些自幼受到正確價值觀薰陶的孩子,他們在青春期所引發的問題也相應較低。
《再富,也不可富孩子》 雷裕武 著
- Google試讀 http://bit.ly/1LFJsEQ
- 相關文章【親子理財】:家長發放零用錢 3部曲
http://www.fam101.com/?p=2022 - 天窗書送到手-《再富,也不可富孩子》http://www.enrichculture.com/publishi…/index.php/–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