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風波發生幾個月,波及十一條屋邨,近三萬戶居民受影響,大家但擔心影響最深的會是一班小朋友及孕婦,有調查顯示鉛水屋邨不少名兒童驗出血鉛超標,長期受鉛水影響,兒童甚至會出現認知問題 …
若孕婦長期飲含鉛水,對胎兒腦發展會帶來損害,成人如大量及長期攝入鉛,有機會令肝功能受損,同時影響大腦功能,但人的身體因新陳代謝作用,部分積聚體內的鉛會被排走,出現鉛中毒的機會亦因人而異。
上期談過兩種普遍的淨水技術─逆滲透和過濾水的原理和分別,今期續談近年流行的另一淨水技術─電解水。眾多淨水技術之中,有關電解水的資訊最難掌握。推銷此類產品的人士,聲稱電解水除了淨水功能,還有保健功效,甚至可防治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和肥胖症等。這類資訊似是而非,令人難辨真假。
筆者覺得需要認真對待電解水的疑團,因為這類產品易給用家一個安全的假象。深信不疑的後果,小則讓人忽略健康的要訣(作息定時、飲食得宜,和勤做運動等習慣 );大則在有病時,放棄中西醫學,延誤就醫。更嚴重的後果是,長期飲用,不止無用,反而有損健康。
電解水是甚麼?
測量液體的酸鹼度, 單位為酸鹼值( p H值),範圍介乎0-14。愈近0愈為酸性,愈近14愈為鹼性。純正的水是中性的,即pH值等於7。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直流電,將水分解成帶有(-ve)電位的鹼性還原水(reductive),和帶有(+ve)電位的酸性氧化水(oxidative)。要將純正的水分解是非常困難的事,故要製造鹼性的水,水中必須含有如鈣、鉀、鎂和鈉等礦物鹽。
電解的程序並不能將水內的雜質或有機污染物去除,故電解水機均含其他原理的淨化步驟,如過濾或逆
滲透技術,才可將污染物濾去。不然,水中含有的污染物,經電解後會更為濃縮。日本只認證儀器的安全度電解水機使用說明指,電解水機可電解出酸性及鹼性的水,作洗滌、食用、保健、護膚等不同用途。
酸性電解水聲稱具殺菌功效,可用於清洗新鮮食品,甚至可用作消毒;鹼性的電解水則被聲稱有還原能力,用作煮飯可使飯粒的黏彈性增加。層壓式銷售人員通常聲稱鹼性還原水有益健康,建議飲用的水調鹼性,所持邏輯是很多慢性病源於食物與環境令身體變得酸性。他們指鹼性還原水可抗氧化, 幫助清除體內的游離基,讓身體回復鹼性,減少多種慢性病發病的機會。但這些聲稱大都不盡不實,缺乏科學證據支持。
銷售人員在推廣電解水時,多指產品是經日本厚生勞動省認證的健康產品,在日本、韓國市場已有數十年。其實製造電解水的儀器是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期間發明的。因鹼性水能中和胃酸,在這段資源極為短缺的日子,它原本的用途是用來代替藥物,以改善腸道不適的問題,包括胃酸過多、腸道不適等。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出的所謂批文只是製造電解水儀器的安全性認證,只對於此儀器在家用的安全程度作評核。在醫院內也只限於短期、小量的使用;而長期使用對人體的影響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