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育 / FAM健康 / 【香薰學堂】用精油前,你要知‧‧‧‧‧‧

【香薰學堂】用精油前,你要知‧‧‧‧‧‧

香薰

近年不少人都會利用香薰紓壓、護膚或緩和身體的不適,而坊間也有些品牌標榜精油可以飲用及作烹調用途,先不論這些建議是否可行,在使用任何一種精油前,爸爸媽媽都先要對香薰有基本了解。

撰文:Jas (FAM101 編輯)

精油 (Essential Oil) 是來自植物,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植物的葉片、花、果實、枝幹,甚至種子,都含有油分,大部分植物會以蒸餾的方法取得精油,近年亦有少量廠商使用二氧化碳提取法,而果皮類的果實例如甜橙、檸檬等,則會用壓榨的方法取得精油。其他提煉精油的方法還有脂吸法、溶劑萃取法等,但得出的並非完整的精油,是原精 (Absolute)。

使用精油前宜先行測試

現時從坊間就能輕易買到精油,但據 IFPA 註冊香薰治療師林家儀指,部分人並不適合使用某些精油,例如皮膚較易過敏的人,在使用精油於皮膚前,宜先進行貼布測試 (Patch Test),看看會否對皮膚致敏:懷孕中的婦女,應避免使用會影響神經系統 (如薄荷) ,以及有肝毒性的精油 (如丁香),因為會影響胎兒 (兒童亦不宜使用這些精油),亦要避免使用具通經特性的精油,如快樂鼠尾草、苿莉等。到了懷孕中後期,準媽媽可按專業香薰治療師的指引,使用某些精油紓緩水腫、靜脈曲張等問題。

除此之外,準媽媽也不宜內服精油,尤其是含高比例樟腦成分的迷迭香。因樟腦是穿透性高的物質,若孕婦內服此精油,物質會穿透胎盤,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甚至造成流產。至於含高比例側柏酮、樟腦成分的鼠尾草精油,通經效果強,有可能導致流產。

薄荷精油
薄荷精油

除孕婦外,個別患有疾病的人士也應慎用精油。「癌症患者除了要避免使用上述會影響神經系統和有肝毒性的精油外,一些含致癌化學成分的精油,例如羅勒等,也不宜使用;患有心臟病、高、低血壓的人士,亦要小心使用會影響血壓的精油 (如迷迭香會升血壓;依蘭依蘭則降血壓);肝、腎有問題的人,則應避免使用會傷肝的精油,例如:丁香、肉桂等;腎病患者要盡量避免內服精油,因精油的化學成分不會被身體所吸收,那些物質會經由泌尿系統排出,有機會加重患者腎臟的負擔。」林家儀說。

丁香精油
丁香精油


【稀釋比例】

1歲以下:只用植物底油,不必加精油。

1-3歲:在50mL底油中加入1滴精油=0.1%

3-6歲:在30mL底油中加入1-2滴精油=0.3%

6-12歲:在20mL底油中加入2滴精油=0.5%

成人:在20mL底油中加入8滴精油=2%

* 若用於面部,精油的稀釋比例要減半。

 

選購精油小貼士:

1. 標籤 ─ 良好的標籤通常會顯示該精油的英文或中文名稱,以及產地、提煉方法。最重要的,是會顯示該精油的植物拉丁文學名,以及標明是 Essential Oil (純精油)等。要留意的,是標籤有時候未必可靠,最好先徵詢專業香薰治療師的意見。

2. 吸聞 ─ 用鼻子輕輕吸聞精油的瓶蓋,分辨是純正精油或是人工香精,後者的味道一般較持久濃烈,缺乏天然的感覺。

3. 信譽 ─ 宜光顧信譽良好的商店,如在網上購買,宜了解清楚其品質是否純正及會否是假冒品。

4. 價格 ─ 一般而言,品質純正的精油價格不會過於低廉,價錢也會因應種類而不同,果實類精油由於較容易萃取,一般價錢較實惠;花草類如玫瑰、苿莉和香蜂草等,因要大量花瓣才能提煉少量精油,所以價格會較高昂。

5. 包裝 ─ 純正的精油應會用玻璃器皿盛載,並會用上深色瓶如啡色、藍色、綠色等,有助阻隔光線,讓精油品質不受紫外線影響。

 

 



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