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養 / 陳惠良: 以高壓迫使孩子屈服?

陳惠良: 以高壓迫使孩子屈服?

採取以高壓形式或恐嚇語句來迫使孩子聽從,最終只會破壞親子關係。繼續探討家長常犯毛病的管教方式有哪些,哪裡來及改善建議。

陳惠良 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十多年前開始接觸「思維教育」及「腦基礎教育」,深信以此能幫助解開對學生情緒、行為的誤解和迷思,並有利尋找更直接和有效的培育方法。

P103[1]

過於緊張孩子的安危:有些家長可能由於自己皮質醇偏高,任何事情都會先想負面的後果,而當其與孩子生活相處時,自然會提醒孩子:「行出馬路小心被車撞倒⋯⋯雖然在行人路亦要留意有車可能會撞上行人路⋯⋯沒有簷篷的地方要小心高空擲物⋯⋯有簷篷的地方要小心簷篷塌下⋯⋯」試想,在任何地方都不安全,皮質醇怎會不高?

接收太多負面新聞:現時媒體報道的新聞十居其九是負面的,試想孩子如果過早不斷接受這些訊息,對社會、國家、人類、地球哪會有信心?心境疑慮不安皮質醇亦自然高。

 

改善建議:

‧ 重視新聞的同時(因為這是通識科必須的資訊),亦分享社會或歷史上成功或感人的正面故事。

‧ 每天起碼讓孩子有一小時自由自主輕鬆的時間,成人亦然。

‧ 鼓勵嘗試並帶出錯誤與失敗的價值

‧ 重視過程的樂趣與經驗而淡化成敗的結果。

‧ 讓孩子自行完成功課,可由父母檢查,但宜先指出做得好的地方,之後才提出有問題的地方,鼓勵再嘗試改善。

‧ 以提示及教導,比對微細的進步,取代獎勵與威嚇。

‧ 教導及提示後,提供時間及空間供嘗試改善。

‧ 喝清水後,皮質醇量會明顯下降。

‧ 父母和教師亦應留意自己皮質醇的狀況,並加以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