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六歲開始自我閱讀 由圖畫到文字

六歲開始自我閱讀 由圖畫到文字

怪獸叔叔,2003年開辦「讀書人書店」,對中文兒童圖書,尤以台灣兒童文學最為 熟悉,深信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能有利他們在各方面的發展。以「幫喜 歡閱讀的人選好書」為興趣,並樂此不疲。

這一代父母都愛讀床邊故事,睡前十分鐘至半小時,跟孩子說故事,父母分飾幾角,聲情並茂,確是溫馨親子時刻。或許是扮得維肖維妙,到孩子讀小學了,你想他自己讀,可他一直纏著你,總覺爸媽說得特別動聽。該怎麼做?

多年經驗告訴我,這時候,得靠橋樑書,讓孩子由聽圖畫書, 慢慢過渡,到達閱讀純文字書。

閱讀的分齡觀念

「橋樑書」(bridging books)源自外國的閱讀分齡概念:六歲以前親子共讀的,以幼兒書(board books)和圖畫書(又稱繪本,picture books)為主,插圖先行,很多圖畫書甚至是「無字天書」,讓父母和孩子天馬行空發揮想像力。

六到八歲培養孩子自我閱讀習慣,以橋樑書為主, 又依年齡層分為「轉接讀本」(transitional readerschapter books)和 「簡易讀本」(easy readers)。橋樑書作為承接「圖像閱讀」到「文字閱 讀」,會從圖像類型的圖畫書,漸漸轉換成為純文字書的閱讀,也就是圖 的比例漸減,文字的量漸增。

九歲以上,進入純文字閱讀,以少年小說、 生活故事為主。

台灣不少出版社也有發展規劃全面的「橋樑書」。以小兵出版社的「小兵快樂讀本」為例,就標明為「橋樑書」,已出版七十五冊,以單篇故事、 較大字體及簡單字彙,並以大量插圖輔助,幫助孩子理解上下文義。

讀本針對五、六歲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發展,主題從孩子生活經驗出發,例如學校或家庭生活的幽默故事,再陸續拓展到虛構世界的奇幻和冒險故事。

橋樑書推介

  以下幾本是怪獸叔叔特別喜歡的橋樑書,建立獨立閱讀能力之餘,並了解成長階段的不同需要。

一、《不會游泳的青蛙》作者:阿德蝸

青蛙都會游泳,但「小綠」卻沒有蹼,也不會游泳。其他正常的青蛙沒 嘲笑牠,反設法助牠習泳,例如把最近塘邊的荷葉留給牠,教牠爬狗式、 令牠吃胖一點等。餿主意能否成功?還待小讀者自己找,但幽默故事背 後,令人體會「幫助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多麼重要;同時潛移默化,讓走 得慢的孩子,樂觀面對不足,勇敢克服困難,在自信中成長。

二、《迷糊公主》 作者:陳希耘

娃娃國公主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東西,讓國王傷透腦筋。在大臣的提議 下,國王決定舉辦「找東西大賽」招婿。參觀過公主亂糟糟的房間後,只 剩下三「人」願意留下來比賽,分別是驢子王子、兔子王子和鴨子王子。 小公主真的要被照顧一輩子?孩子看後,可反省亂丟東西的壞習慣,學習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三、《我要金手指》作者:子魚

小男孩金金家境貧苦,一天卻撿到「金手指秘笈」,學會了「點金 術」。一夜之間,人人爭相要金金幫忙把植物點成財富。可是所有植物都 變成黃金後,全世界會怎樣呢?人類還有糧食嗎?盲目追求財富,要付出 甚麼代價呢?孩子讀過這故事,更可以聯繫到前特首豪花公帑的新聞,跟 父母一起討論金錢觀及保護環境的概念。

這些橋樑書能有效引領孩子進入文字世界。怪獸叔叔認為,親子共讀也 好,讓孩子自己閱讀也好,家長依然有其角色,與孩子跳出故事的文字, 討論當中的價值和訊息,不讓孩子成為被餵養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