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家庭101 / 【親子飯堂】吃出健康 番茄料理

【親子飯堂】吃出健康 番茄料理

番茄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小孩最愛的肉醬意粉中,有番茄和茄膏;吃薯條要沾茄醬;就連中式餸菜也少不了它的蹤影:番茄煮蛋、番茄紅衫魚、番茄薯仔紅蘿蔔湯……(附上簡單易煮的番茄Recipe )

 

 Kennis Li 「Kennis homelife詩生活」blogger,於悉尼生活超過20年的70後,現定居香港。回流前是位室內設計師,現為全職母親,閒來愛鑽研親子料理及圖文創作。

 

吃了這麼多番茄,小朋友對番茄的認識又有多深呢?

IMG_8107 IMG_8111

 

番茄有很多種吃法──生吃、煮熟、做蜜餞、茄乾、茄醬或飲品均可。那麼,番茄到底是水果還是蔬菜呢?
這個爭論原來曾於美國法庭上演!於 1883年,美國立法所有進口蔬菜需繳交 10% 進口關稅,進口番茄亦不例外。可是幾年後,一位進口商John Nix以植物的定義去挑戰關稅法,但最終法院的裁決說明,理論上,番茄是爬藤植物的果實,與其他爬藤類所結的果實如豌豆、南瓜等食用方法相似,都是一直被當作蔬菜來食用,所以番茄與其他蔬菜一樣,需繳交進口稅。一般我們都把番茄當作蔬菜,不過近來市面常見的小番茄如車厘茄等,則多作水果食用。

番茄有毒?
番茄,又名西紅柿,中文名的「番」字,通常指外族的人或事,所以「番茄」就是外國傳入的茄屬植物。
番茄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後來傳入墨西哥一帶,才開始作食用植物。英文名字 tomato,就是源自16世紀時期的墨西哥通用語言──阿兹特克語(Nahuatl)的 “tomatl”。

IMG_8129
IMG_8161

 

 

 

它的「身世」有點像馬鈴薯,番茄也是經西班牙傳入歐洲(西班牙名:tomate),曾被認為是有毒的果子。
最初歐洲人不敢吃番茄,除了因為它與傳說中有毒的「狼蘋果」相似外,亦因為一個誤會。古時,家境富裕的人都用的白鑞(pewter)製器皿,當接觸到番茄的茄酸時,就會令其含量極高的鉛溶解,令人中鉛毒而死亡,因而引起了人民對番茄的恐慌。

不過生活較窮困的農民和工人,因家中只用木製器皿盛載番茄,所以未有導致中毒。番茄於地中海及南歐最早普及起來,而這些地方以番茄入饌的食譜的確很多。每年八月最後的一個星期三,西班牙更有傳統民間節日番茄節(LaTomatina)。當日參賽者會戴上潛水鏡保護眼睛,然後於 Bu ol鎮中心人民廣場互擲番茄,令整個廣場染成一片紅色。
迷你焗蛋餅  Frittata

IMG_8195材料(12個):
雞蛋 (大) 3隻
牛奶 3大匙
芝士(Feta Cheese) 1/4 杯 切碎粒
翠玉瓜(或意大利青瓜 zucchini) 1/4杯 切粒
油浸番茄乾(sun dried tomatoes) 3隻
幼鹽 1/4茶匙
植物油 1茶匙
* 矽膠迷你杯蛋糕烘焙模 (12個模一盤)

做法:
1)焗爐預熱至 180。C 。發打雞蛋,加牛奶和幼鹽拌勻。
2)翠玉瓜粒以 1茶匙植物油略炒,勺備用。
3)放番茄乾、翠玉瓜粒和芝士粒於蛋糕模內,然後倒入蛋液。於焗爐烤12 -15分鐘,取出擱涼5分鐘後脫模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