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發現寶寶的眼睛經常出現水汪汪的情況,甚至乎被黃黃綠綠的眼膠覆蓋,求診時一般被視為眼睛發炎,處方抗生素眼藥水處理。
嬰兒出現眼膠,大多是由於鼻淚管阻塞所引致。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淚水流進淚孔,經過淚囊及淚管進入鼻腔。當中約5% 嬰兒有先天性鼻淚管閉塞問題,主要是由於靠近鼻腔位置淚管出口的鼻粘膜,並未完全打開,使淚水積聚堵塞及出現倒流情況,因此嬰兒眼睛容易流眼水,或被眼膠黏著,這情況可以在一隻或兩隻眼睛同時出現。
假若寶寶眼睛經常有分泌物積聚,加上初生寶寶容易同時出現脂漏性皮膚炎,引致痕癢,寶寶因此經常捽擦臉上皮膚及眼睛的話,便會增加淚囊及眼睛結膜感染機會,引起急性淚囊炎、結膜炎等併發症。若懷疑受感染,父母應盡早帶寶寶求診,並取眼睛分泌物作細菌培植化驗,從而給予適合的藥物治療。
大部分嬰兒於一歲前可自行打通鼻淚管,只有少部分需要進行相關眼科手術。
如何處理寶寶眼膠問題
●每天使用乾淨的棉花球沾濕冷開水,為寶寶輕輕從內到外邊抹去眼膠,注意避免觸碰未受影響的另一邊眼睛。
● 輕輕用尾指於寶寶鼻樑旁邊的淚囊位置打圈按摩及往下推,使鼻淚管膜穿破以疏通管道。
● 留意寶寶眼睛分泌物的顏色、眼白結膜位置有否通紅及眼皮有否腫脹等徵狀,若懷疑受感染應盡早帶寶寶求醫。
相關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