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小兒子(老三)在學校學習一直感到受壓,因此我們決定為老三在升中前休息一年,和其他5個孩子一起開始不一樣的Gap Year。我們只是有一個概念──要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帶他們走進香港不同的地方,讓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去學習、去體驗、去感受。一年后回到學校,原本怕醜的老三竟然被選為司儀代表!
走遍香港開闊眼界
一直都有人問,我們整年的活動是怎樣規劃出來的?老實說,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有想好所有仔細的活動。我們只是有一個概念──要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帶他們走進香港不同的地方,讓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去學習、去體驗、去感受。我們亦希望他們有份參與這個優學年的活動計劃,所以一路走來,導師一方面關顧着孩子們的興趣,另一方面亦盡量讓孩子們參與決定。
由於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籌備,所以起初目標只是帶孩子們走遍香港,乘搭所有的交通工具,認識自己、認識社區、認識香港。開展首個體驗之後,我們不斷和不同的人、不同的組織聯絡,盡量把學習網絡擴大,然後再一步步篩選、思考往後的活動。所以,這一年的活動最初的時候並沒有仔細的概覽,而是如是的一步一腳印的、由孩子們、導師們和不同的合作單位一同協力的走過來,一起體驗、一起學習。
「優」學年具體規劃
好了,究竟休學孩子一年下來做過甚麼?我們儘量嘗試把所有體驗都記下來和分類吧……嘩!做畢,真的要驚歎生命導師的細心策劃和安排呢﹗就如老三所說,活動多姿多采,未能一一盡錄。當我們跟孩子做檢討時,先請孩子靠自己的記憶,給「活動的多姿多采」打分。跟著把活動分類表給他們細看,孩子們立刻齊叫「要加分呀!」結果,五分為最高分數,孩子都打了四至五分,他們說這也是對活動的享受指數。看來孩子們都十分滿意自己的體驗。我們把活動分了幾類:
1.參觀:元創坊(PMQ)、荔枝角D2 Place手作市場、零碳天地、李鄭屋古墓、科學館探索、香港文化博物館、警隊博物館、立法會、三棟屋博物館
2.郊外遊踪:蒲台島、東涌昂平行、元朗八鄉、西貢灣仔西露營、上水柴火煮食、南丫榕樹索罟遊、龍脊之旅、戰壕遊踪、坪洲遊記、沙螺洞與環境保護、塔門露營看日落日出、大澳五天初探
3.體驗:奧海城手作市場x 兩回合、新蒲崗手作市場、RTHK錄音訪問、DBC《非常班房》直播訪問、SEN Rights微電影拍攝
4.地區探索:石硤尾美荷樓、深水埗──舊建築物、社區二手店、雪山茶餐廳、七層大廈生活過來人分享、灣仔玩具街、同德大押、中環利源東街、利源西街、最長扶手電梯
5.交通工具:電車、天星小輪、横水渡
6.電影欣賞:《七十二家房客》、《小豬教室》
7.煮食:第一次煮午餐、冰皮月餅、柚子燈籠、煮食廚餘、自製雪糕、製作曲奇
8.玩樂:籃球樂、玩logic games、聖誕繽紛燒烤樂、圖書館與大草地、冬季嘉年華
9.創意活動:小組定規則、做風爭、西洋剪紙、中國剪紙、自製環保錢箱、.立體剪紙、環保手作、玻璃畫、手作花瓶、大自然遊樂場、我的遊樂場之初次體驗、我是聖誕老人回信、模型帆船、手指畫畫
10.大Project:
- 長洲4日3夜之旅 :我是導遊之親子長洲遊、中環碼頭派長洲單張
- 堅樂融融:執紙皮、堅樂融融定向、堅Running Man、紙皮迷宮、我的紙皮屋、紙皮障礙賽
- 14天大澳共同生活營、制定生活時間表、扒沙白、踏單車、大澳親子遊
相關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