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育 / FAM健康 / 小朋友患流感 何時才用抗生素?

小朋友患流感 何時才用抗生素?

 

我的四歲孩子發38度高燒,又有咳嗽和喉嚨痛,持續了幾天,醫生指她流感病情挺嚴重,為她處方了抗生素。究竟小朋友患病,甚麼情況下才需要服抗生素?若果帶孩子注射流感針,要注意甚麼?

家有疑難Q&A -韓錦倫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兒科專科醫生

 

160231020

當患者感染流感的過程中,同時被額外的細菌入侵,如喉嚨出現甲型鏈球菌(即早前引致腥紅熱的細菌),或懷疑有肺炎鏈球菌入侵的徵狀,咳嗽嚴重,有肺炎跡象,醫生就需考慮提早處方抗生素。

我們必須明白當感染細菌性疾病時,醫生有處方患者服用抗生素的需要。一般說的感冒其實就是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致,病毒會全身走,患者會發燒、流鼻水、咳嗽、周身痛、疲累;處理方法是服食退燒藥,有充分的休息,讓身體的白血球幫助打低感冒菌,一般一星期內就會痊癒,如果年幼小孩、老人家,或是病情非常嚴重者,醫生就會考慮為這三類人士處方抗流感藥特敏福(tamiflu)。
如非必要,醫生也未必會處方特敏福,以免造成抗藥性,令病毒出現變種,導致特敏福無效。

 

流感併發症風險高
流感有機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如家長發現孩子除了一般的感冒徵狀,更留意到他很疲累、昏昏欲睡,或出現抽筋、耳痛等,就要再送他去看醫生。如耳痛,有機會是細菌入耳,成中耳炎;菌入肺,即可演變成肺炎。流感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出現心肌炎或是腦炎,情況就非常危險;若患者出現神智不清、心律不正、抽筋,醫生就需要立即送患者到深切治療部。流感高峰期將至,家長可考慮帶孩子打流感疫苗。

 

接種疫苗的好處是打針覆蓋率較闊(針對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而患者感染過一次流感,通常只被一種病毒入侵,因此注射流感針,有減低感染其他細菌的機會及引致併發症的風險。

但注意,剛服用過特敏福,需要一個月後才打針。而對蛋敏感有嚴重過敏人士亦需先請教醫生。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2013年2月號



fam tsa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