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高小101 / FAM教養 / 成就右腦男孩 –伴讀爸爸

成就右腦男孩 –伴讀爸爸

香港是個知識型社會,可是學府太多,有效的配對卻太少,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關朗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跟一般患讀寫障礙的孩子一樣,能讀不能寫,小時候手寫功課、學中文是苦差,算術「零蛋」。到大自然觀鳥卻沒難度,5歲時,他已過目不忘,一旦看過鳥兒的長相,回家翻鳥類百科圖書記認,一翻就中,而且能細緻重繪看過的鳥,照相一樣逼真。

這樣的男生,你覺得他是天才還是蠢才?


Profile 父親關子凱 育有一子一女,屯門醫院腎科部主 任、內科及老人顧問醫生、香港特殊 學習障礙協會顧問,確認兒子有讀寫 障礙後曾患上抑鬱、夫妻關係亦一度 緊張。 兒子關朗曦 天生讀寫障礙,不能辨認中、英文 字詞;「算術零蛋」;藝術天分甚 高,喜愛大自然,對看過的雀鳥過目 不忘,英國普通教育文憑試中考獲 2A1B,剛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畢業。
4月初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觀鳥日子,隨關氏父子往蒲苔島尋找雀鳥蹤影。路上,父子倆掛著專業的望遠鏡,並肩而行,朗曦還帶備長鏡頭「捕雀」,未有發現時二人有說有笑,分享林鳥知識,一有風吹草動,就嚴陣以待,合拍非常,如是的親子時光,維持了13年。
關子凱醫生說,大自然為他們修補了父子關係。朗曦升上小學後完全不能應付功課,人家2小時完成的,他要做5小時,天天都做到很晚,變成全家耐性的大考驗。他還給同學揶揄排擠,內心痛苦無法表達,害怕上學不能成眠。「明明幼稚園讀得好好呀,普通常識又豐富。」這個打擊纏繞關醫生好久──內疚、挫敗、抑鬱,家人言語上互相傷害,更差點兒離婚,全因一句:「為甚麼兒子怎教也學不好?」一回家就逼兒子讀書「根本唔知為乜」,為此更說過好多晦氣話。

 

 
碰巧今天我記得
實情是,朗曦根本看不明白裝字原理、不了解漢字各部件之間的關係,也不能理解寫法與字詞解釋的關聯,誤以為「美麗」的寫法是「漂亮」,只靠文章的上文下理去估。採訪當天,隨便考他幾個中文字,結果:「『馬』字我識寫」;「梅」字寫了幾遍,從旁提他「梅」是花,他就一直猜,「悔」、「莓」都試過,寫好覺得不對又刪去,最後寫下「梅」。
再問他有甚麼字一定不會寫,「『團圓』!就是知道有些東西包住一堆東西。」於是又請他示範,結果,這次寫得出來,他說:「今天真好彩,碰巧想起。」問他,寫完立即就忘掉了嗎?他帶點傻氣的說:「沒那麼誇張,今天之內應該還會記得的,明天就忘記了。」

 

 

關醫生只好自創口訣幫助兒子記憶:「雪地工場門口尋找一寸釘」、「一年終結是冬季」,絞盡腦汁,只想朗曦學會「尋」字和「終」字。結果,兩個字仍是記不牢,不知道3乘8等於8乘3,100字作文錯50字,於是,關家出現過這一幕:爸爸大發雷霆,兒子、媽媽各自躲起來哭,女兒走過去安慰媽媽:「媽媽,不要太難過吧,像爸爸這麼聰明的人,也許是很難明白我們的。」

 

圖片 21 能醫不自醫 現實就是「找專家」
一言驚醒,問題根本不在兒子身上,不過是自己太過高傲,時常埋怨。關醫生自己唸書一片坦途,由小學到大學,無風也無浪,又順利當上專科醫生,很難理解兒子的狀況。痛定思痛,他帶6歲的朗曦做評估,找出他「懶」的原因──讀寫障礙。搞清問題後,就著手「治療」:把教功課溫默
書外判給補習老師、轉到功課和考試較少的國際學校、媽媽幫忙做謄寫、完成初中後讓兒子到英國升學。「我好想幫他,但真的好累了。」與其為課業犧牲父子感情、令全家「無癮」,家境許可就請補習老師代勞,家有讀寫障礙孩子,關醫生說,給予空間是必須的。
Cap‧碰巧,今天想起了「總之亦是一團」的團圓。

Cap‧ 讀國際學校就行?不是,關醫生說先解決英文拼音才能學習。提起過去供書教學的開支,當醫生的他也直言吃不消。

 

 

不用為兒子的功課操心後,關醫生轉做「伴讀爸爸」,選些孩子感興趣的讀本,讓他多看多吸收:「伴讀是我做得到的。我讓他先讀,一見他有猶疑停下來,我就補上,然後再交他繼續,像接龍。」他說此舉能給予兒子嘗試的信心,也讓他知道家裡有大後援。他更在閒逛九龍公園時無意發現兒子辨雀的本領,於是跟兒子一同上網找資料,跟隨香港觀鳥會往郊外觀鳥去,不再在課業上廝磨,有質素的親子時光回來了。他不再側重兒子發展,亦有更多時間關心女兒,做回一個公平的好爸爸。
圖片-23
Cap ‧ 關氏父子往蒲苔島尋找雀鳥蹤影。
把不擅長的部分外判、騰出相處空間之外,另一策略是狠心「放棄」,兩種語文之間只選其一。這是當年突破機構總幹事蔡元雲醫生給他的建議:「既然讀寫障礙的孩子搞不好兩文三語,就專攻一種好了!英文可以讓孩子『走更遠』,讓他學好英文吧。」自此,關醫生全力催谷兒子的英語:「要他兩文一齊死,不如中文『放輕點』」,對朗曦來說,不用記筆順字形的英文比較容易掌握,學習Phoenix對他的幫助最大:「能辨音便聽到生字,大約可以拼出來,不用死記;基本的識寫,其他也不會錯好多。」
放棄中文,並非指完全不理,而是不再執著於他的錯字:「評一篇文章,還要看結構、想法、鋪排。」看見兒子一篇錯字連連卻創意滿分的觀鳥後感,才發現這是自己從前沒發現的,於是一一加以讚賞:「不要老是『啄』著他的弱項,當然也不能勉強讚。讚賞要真誠,要具體。」有意思的命題能撩起孩子的寫作動機,不會因為怕錯而放棄學習或表現自己。

 

圖片 24換量尺 重新評估孩子

兒子14歲那年,關醫生送他往英國升學,離開香港的教育尺,選讀專教特殊學習需要的學校。當一室都是「問題」學生,朗曦終於告別「同班同學都得,點解自己唔得」的學習環境,真正放鬆下來:「同學都有相同的問題,自己變回『正常』了。」同學互相幫助、老師重複講述、做一小時功課後休息一小時、延長考試時間25%,結果在相當於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普通教育文憑試(GCE)中,地理獲B、攝影和美術獲A。

成也讀障 敗也讀障
因為汶川地震,朗曦到訪過後一直想要幫助災民,也想多跟家人相
處,於是放棄了英國著名藝術及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的預備班學位,考上浸會大學,回流香港。沒料到所有浸大學生均要修讀中文而且還要考試!晴天霹靂之後,朗曦就自學普通話拼音輸入法,向校方提出自己患讀寫障礙,希望可以申請用電腦應試。「校方為我預備特別的房間、電腦、輸入法軟件,還讓我在考試前試機。」學過Phoenix,普通話拼音不難掌握。

 

Cap.朗曦藝術天分極高,應邀為本地文學雜誌《字花》第39期繪插畫。

 

接納了自己,知道應有的權益,朗曦學會為自己發聲,說明狀況,學校開綠燈,考試不再是難題。望子成龍,龍有好多種。如今,朗曦懂作曲,能勝任設計、攝影、插畫工作……當天關醫生若沒有放開對語文的執著,朗曦大概沒有今日的成就。他不下一次的說:「空間很重要,無論自己抑或孩子,大家都需要空間。」
還原基本步,其實爸爸最想要的,是兒子不要學壞,做個有用的人就夠:「一個社會需要有各樣的人才,總不成個個都做醫生吧。」關醫生如是說。末了,父子倆分享一個動人的小秘密,爸爸買個iPod給兒子,兒子要求鑄上Dyslexia and Proud。是的,右腦孩子要走的路跟我們不同,但一樣值得驕傲。完全的愛與接納,才是最管用的良方。

讀寫障礙-考生應試安排 現時,除代筆以外,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已為患學習 障礙考生提供一連串特別 應試安排,包括: ‧ 延長答卷時間: 筆試 25%、多項選擇題15%、 延長聽力測驗停頓時間及 口試預備時間。 ‧ 90分鐘或以上考試,每 45分鐘可休息5分鐘。 ‧ 試卷安排: 放大至A 3 大小、以象牙色單面印 刷,令考生更易閱讀。 ‧ 作答形式:隔行或隔頁 書寫、提供行距較寬的 答題紙、答多項選擇題 時可以圈代替填色;仍 有困難的考生可申請讀 卷、使用電腦作答或使 用電腦讀屏器。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2013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