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被潑冷水的情況下長大,父母與我之間的溝通就是駡和打,很難從他們的口中得到讚美,媽媽是負能量人,逆來順受的獅子山精神,爸爸卻是70、80年代魚翅撈飯認叻的價值觀,除了自已其他人也是他取笑的對象。
小時候喜歡畫畫,滿心歡喜畫了東西給他們看,往往都是反應冷淡,回應大概是: 畫畫靚有咩用? 讀畫叻先有用。然後用功讀畫,得到一個最好的成績,我得到的回應是: 又唔係100分!有咩用? 跟著參加畫畫比賽: 邊有咁容易?拿到獎後: 又唔係獎金,有咩用?
我發覺無論我做得多好,也得不到他們的讚賞,欣賞,往往都是別人的孩子。
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欣賞自已?做得好是應份,做不好是我有問題。每天得到冷水的灌溉,慢慢地,也淋熄了我對事物的火,令我看事物也很悲觀、不敢嘗試,甚至放棄學業,和他們的冷水鬥氣,因為永遠不到認同,自我價值低到谷底,很自卑、放棄自已,沒有理想,不敢發夢。
然後直到中學年代,我認識了現在的太太、還有過去工作上的朋友、上司的欣賞,慢慢得到自信,尋回滿足感,更不甘心,我想有一天打響父母的眼睛,我不是他們眼中沒用的孩子。長大後,才發現身邊許多朋友的父母也一樣,大概是那個年代普遍的態度、價值觀。
今天,我已經不在乎他們的如何看我這個孩子,因為我已有了自已的孩子。
回想我小時候的感受,我就知道應該怎樣去看我的LittleMoon,欣賞她,不吝嗇讚美、鼓勵。
關於年代的普遍價值觀,香港也步入了除了賺錢之外其他也是多餘的想法。
這一桶大大的冷水下,更要鼓勵孩子更多嘗試,欣賞他們。
自信是成長的營養,令他們勇敢面對自已的人生。冷水會凍死心靈,枯死生命力。
撰文: 迪嘉 FB: Little Moon &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