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訓練對幼童來說十分重要,如在幼童期沒有好好訓練大小肌肉的配合,很容易令兒童日後出現各種障礙、遲緩等問題。例如,閱讀障礙是眼球活動有礙之故;讀寫障礙則與小肌肉動作跟眼球活動協調有關;語言障礙是口肌活動及吞嚥動作問題‧‧‧‧‧‧
一隻手掌最少有27個關節,需要數年的培訓,才可以正常發展。手與大腦直接連繫,不須經過語言區,亦能相互交流傳達訊息,所以訓練幼童的手部能力,能直接訓練其思考能力。手部肌肉發展出了問題,必會影響智能發展。
忽視肌肉發展 導致發展遅緩
所以,內地和西方國家都十分重視幼童在幼稚園階段的 Physical Education,只可惜香港幼稚園普遍面積較細,沒有足夠的空間和設施,難以進行充分的大肌肉訓練;而小手肌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倚賴大肌肉發展,所以大小肌肉都發展遲緩。
此外,傳統教育較注重文字學術教育,幼教小學化的情況十分嚴重。有兒科醫生告知,K2 幼童已經需要默書,而默寫的內容居然是「萬壽無疆」!有些幼稚園其至只有紙上抽象的功課練習,沒有具體活動,儲備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的小肌肉訓練沒有準備好,便要拿筆寫字;只用文字作為幼教的主打,這些都嚴重偏離幼教精神,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蒙特梭利教育十分注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發展,例如搓毛巾、做針線縫工,用刀砌生果、用手指去生果皮等等操作活動,都是促進小手肌的發展;這些其實只是日常家務,家長在家也可培訓。協力發展這些動作應是幼兒教育的本分,令幼童發展出各種能力,奠立他們上小學後的學術學習基石。
幼童需要通過動作及活動作為媒介去學習和體驗,從而產生感覺,亦即產生了心理作用,令經驗及感覺連繫,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所以幼兒教育一定要注重肌肉發展,千萬別變成「要張紙,不要孩子」。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Issue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