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人物‧專題 / 李偉才:星空下的爸爸 談遠方的女兒

李偉才:星空下的爸爸 談遠方的女兒

人生,是有限的。宇宙,是無限的。以有限的人生,追逐無窮無盡的宇宙,愚乎?快樂,好像只有一瞬間。悲傷,彷彿卻是一輩子。快樂的19年,換來好像無止境的傷痛,值得乎?

撰文:張帝莊   攝影 :Brain Ching

P15

李偉才是堅定的科學追隨者。他嚮往星空,神迷宇宙,擁抱科學,在古典音樂、電影和瀚浩書海裏遨遊。他是八十年代的香港傑青,曾任天文台發言人。早歲經歷喪父之痛,中年經歷親妹患癌病逝,兩年前,19歲的獨生女考入中文大學物理系後,突然在家中跳樓自殺,原因不明。光明的人生與幽暗的橫逆交織。最近看電影《引力邊緣》,女主角經歷喪女之痛,最後經歷九死一生的太空任務重回地球。這套電影說出了李偉才的心聲:「生存是人的天職。」這句話,不是對女兒說的,是對他自己說的。

 

訪問的地點在李偉才位於薄扶林的家裏。18樓。兩年前,最愛的女兒從這裏跳下去。李偉才和太太剛從日本旅行回來,他坦言,在日本旅行期間,每天都在掛念女兒。兩年了,兩夫婦看了兩年心理醫生,他寫了57封給女兒的信。儘管一生與星空結緣,知道人的生命於宇宙不過是一瞬間,人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然而,慘痛的事發生了,一個感性的科學追隨者,仍會哭崩了。

 

那麼接近 那麼遙遠

出事後,他翻查女兒留下的所有東西,想用最科學的方法,推理女兒自殺的真相,但是,翻遍一切,他找不到女兒自尋短見的真正原因。「前一天還是很正常。」「前一天」,就是陰陽相隔的兩個世界。
女兒留下遺書:「爸爸、媽媽、各位:對不起,我走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對自己說:「這不是我所認識的天蔚。」他相信女兒可能受一種急性精神病驅使,寫下六字遺書和做出自殺行為的,不是自己所認識的女兒。他倒抽了一口氣,慢慢補充:「這可能是我的心理防衛機制。」

李偉才最近突然常常想起一段對白。李偉才對太太說:「呀,這裏人多擠迫,你不用看管好女兒啊?」太太說:「不用哩,女兒好乖,永遠都留在我們十步之內。」談到女兒,談到女兒給自己砌星戰迷航模型太空,談到女兒出事前不久才在爸爸指導下學會騎單車,談到女兒陪伴自己在沙發上聽爸爸那個年代的廣東流行曲……一切是那麼平凡,那麼快樂,那麼近在咫尺,偏偏又是那麼遙遠。

 

 

女兒是獨立的個體

談到無論女兒多大,在父母眼中,總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她16歲時,我們打趣說,你就是16歲的小不點,18歲時,我們說,你根本就是18歲的小不點。」直至出事後,他翻查女兒舊物,才驚訝和自豪地發現,在同學和老師心目中,女兒是一個獨立和有主見的個體。「原來她在家裏的瑣事,常常顯得要人照顧,但她在外面有自己獨立的一面。她是學校裏的天文學會會長,而她可能看到我有捐血的習慣,所以也參加了紅十字會在學校的捐血活動。」
她在同學的紀念冊留言,最喜歡的歌是陳麗斯的《問我》和鄭少秋的《笑看風雲》。兩首歌都是屬於爸爸年代的歌曲,都是黃霑填的詞。「誰沒有一些刻骨銘心事,誰能預計後果?誰沒有一些舊恨心魔,一點點無心錯?……活得開心,心不記恨,為今天歡笑唱首歌。任胸襟吸收新的快樂,在晚風中敞開心鎖。」再次播放這樣的歌,李偉才坐在曾與女兒同坐的沙發上,情不自禁淚流滿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