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浣心當了19年教師,21年校長。鍾情史諾比,人人暱稱她「Snoopy 校長」。先後在協恩小學和英華小學,創下多次翻轉校園的精彩紀錄。
撰文: 馬鎮梅 攝影: Boney
我十多年前認識林浣心校長,那絕對是個很好玩的相識經驗。那天她厚顏跟著我的中學老師(她的老友)來我辦公室,嚷著要看看她老友的學生到底長甚麼樣子。見面不到一分鐘,她就問我:「潘老師教妳甚麼科目?上她的課悶不悶?」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編輯每天都在幹甚麼?整天都是坐的嗎?」然後就是清脆響亮的招牌笑聲。她就是這麼直率搞笑;她的溫柔在微處。
就是不能悶
我認識的林浣心好怕悶,好怕重複做同一件事,可她在教育界待了足足40個年頭,難道她一分鐘也沒覺得悶嗎?她的答案超簡單:「皆因我對人有興趣、有強烈的好奇心。人是立體的,你總猜不透對方在想什麼、他還有多少本領,即使我在小學教了40年,都不敢說自己很了解孩子,尤其是時代改變了。
「我好想知道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種『好想知道』成為我的動力來源,每天都要在孩子身上尋寶。」
說時有幾個學生走進校長室,看見我和攝影師,有少許拘謹,但不消一分鐘,局面全改變。校長室處處都是玩具,林浣心隨便拿起兩隻公仔,故弄玄虛的幾部曲,孩子就樂翻了,然後大人孩子齊齊趴在地上,一起進入校長啟導的幻想世界。我看傻了眼,她身上的衣服可不便宜啊!多聲道的「哈哈哈」引來秘書小姐在門口張頭探看,然後搖頭笑道:「又來了。」秘書還告訴我,女兒常問怎不讓她到這裏讀書。
學生一定要all-round
眼前這個快將「登陸」 的老頑童,原來小時候有段頗壓抑的日子。她唸的是傳統小學,老師很重視記律,不許這不許那,偏偏她愛動愛玩,經常冒著被罰的危險,在校園奔跑大叫,換來當然就是老師的責備。所以她說,那6年沒甚麼好回憶,記得的都是罰企的陰影。
幸虧上了中學,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林浣心馬上就「活」過來了。其中兩樣是她的至愛,一是打籃球,二是做話劇。前者讓她發泄過多的精力;後者讓她有機會嘗試不同的角色,既發現了自己的演戲天分,又獲得老師賞識。「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一個安放自己的好位置。否則一股腦兒讀書,我一定會悶死。」每天早上醒來,她腦海彈出的都是:「今天可以打籃球,正!」「今天放學演話劇,正!」反而讀書的事她沒甚麼回憶,這些活動平衡了刻板的讀書溫習,所以她很喜歡上學。無怪乎她今天常常強調:學生一定要all-round。
「一隻鼎要有三隻腳才站立得穩,就是這種全面發展,我才取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中學階段,我簡直有放監重生的感覺。」她和同學的感情非常好,每逢星期五,她們一大幫同學就會買大瓶可樂和大包花生,往同學家清談幾小時,說個飽才回家。到了考試,她們又會輪流扮演老師,教導各科內容,其他人就飾演學生,聽書發問,這種像玩一般的溫習方式,讀書變得無難度。教學的基因,相信那時已在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