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高小101 / FAM教養 / FAM樂活 / 【樂戶台灣】港女赴台唸醫見習 變咖啡店員

【樂戶台灣】港女赴台唸醫見習 變咖啡店員

不只限於移民,近年香港人赴台留學的人數不斷增加,不少人畢業後還計劃留台發展。「我希望繼續留在台灣發展,這裡的生活好過香港。」18 歲的陳嬿如幾年前來了台北,入讀為港澳僑生開設的大學先修班,開展五年的醫科學習生涯了。

黃璟瑜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前中學教師,同時是牛津出版社高中教科書作者。2011年應舊生邀請到高雄小住 ,從而萌生移居台灣的念頭,翌年退休後與 丈夫透過投資移民入籍台灣,現居於高雄過著優哉悠哉的日子。

 

498238065 ch6.3_IMG_1890 ch6.3_IMG_1891

(左)嬿如大學醫科畢業照。     (右) 嬿如毅然脫下醫生袍,選擇在高雄咖啡店工作。

從讀醫到彈結他的尋夢女孩

2006 年香港中學會考放榜的日子,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應屆中五畢業生、18 歲的陳嬿如拿著中規中矩的成績,正在思考應該何去何從。繼續留港升讀預科?自己希望唸醫科,但要在香港入讀醫學院,機會太渺茫了,隨便在大專院校找個水泡學系,又違己志。到海外升學?美加英澳,學費不菲,又不想加重家裡的負擔。這就是當年嬿如的兩難處境。
家人知道嬿如為前路困惑,就建議不如往台灣唸書,反正舅父在台北生活,好歹也有親人照應。嬿如心想也是,相信只要努力讀書,加上僑生身份,或許有機會入讀自己心儀的醫學院,而最重要的是,台灣唸大學,學費相宜,外地生又可兼職工作賺取生活費,家人的經濟壓力至少不會太大。就這樣,18 歲的陳嬿如就來了台北,入讀為港澳僑生開設的大學先修班。

 

6.5
嬿如從小就立志唸醫科,覺得醫學知識可以助人,來台唸書,也是為圓此夢。苦讀一年的大學先修班,2007 年大學聯考放榜,陳嬿如終於如願以償,獲派高雄醫科大學。陳嬿如要收拾行囊,南下到高雄開展五年的醫科學習生涯了。如今回想灑脫卸下醫生袍在醫科院實習的那一年,嬿如真正體驗到醫生的工作和生活。由於有台灣健保這把保護傘,醫院24 小時都擠滿就醫的民眾,醫生要長時間應診,並要接受日夜顛倒的輪班制度,嬿如置身其中,不禁開始思考:這種終日應診的生活,錢無疑是賺到,但真正是我所要的嗎?

 

 

 

醫科畢業,就一定要當醫生嗎?

嬿如開始認真思索自己未來的人生路。原來嬿如從小喜歡音樂,她很愛唱歌和彈結他,喜歡在舞台表演,只是過去一直忙於讀書和考試,之後唸醫科,更加沒有認真想過要以音樂表演為事業。醫院實習期間,嬿如接觸了基督教,也開始了教會的崇拜生活。嬿如加入了高雄循理會Fight K 教會,也因此認識了張蒙恩牧師。張蒙恩牧師知道嬿如熱愛音樂,就鼓勵她加入敬拜隊。在敬拜隊,嬿如可以唱歌、彈結他,她感謝上帝給自己美好的音樂恩賜。音樂成為嬿如和上帝相交的橋樑,她也藉著音樂傳揚福音。在教會獻詩、彈結他,嬿如覺得這樣的信仰生活快樂又充實,她萌生了放棄行醫的念頭,希望把時間用來深造音樂,然後繼續用音樂事奉上帝。這是一個浪漫的念頭,嬿如最後將念頭化成行動,實習完畢,同學都拿了醫院聘書當醫生去,她卻毅然卸下醫生袍,走上一條非一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