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育 / FAM樂活 / 【舊時光】 後巷飛個紅毛裝 -友記理髮

【舊時光】 後巷飛個紅毛裝 -友記理髮

IMG_3971

(文: 譚偉健)

有沒有想過,橫街窄巷裡,也有人在剪髮?西營盤第二街有一條小橫巷,就有兩個老伯伯,合力經營一間「飛髮舖」,幾十年來,處理過無數人的「頭」等大事。

87歲的胡伯,和85歲的陳伯,都是東莞人,小小的檔,放兩張古董理髮椅,就替客人洗頭、剪髮、剃鬚,一應俱全

「舊時好旺,大人細路都嚟剪,排到凳仔都唔夠坐。大人5毫,剪花旗裝,淨飛髮腳留滴水。細路4毫,男人多數剪紅毛裝,髮腳飛短,頭頂飛高。或者陸軍裝,周圍剷青,頭頂剩少少,成個壽桃咁款。女人就剪夏萍裝。甚麼是夏萍裝?前面齊陰、兩邊掛面,後面斜斜哋剷青咪係囉!」胡伯說

友記五十年代開張,最初在常豐里,三個師傅,天天爆棚,忙到不得了。後來拆樓,搬來後巷,一個拍檔退休,剩得他倆。客人也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少,只知道由一家大細,變成今天幾乎只得老人來幫襯。

「細路剪甚麼款?古靈精怪剪乜都有,一邊長一邊短又有,四圍剷光剩番前面一撮又有!成個哪吒咁!話興喎!」胡伯說。

他倆很專業,剪甚麼裝,都很用心。客人說好要求,剪刀就在頭上颯颯颯,髮刨往腦後跑跑跑,不消一會就剪完。剃鬚更厲害,剃刀磨兩磨,往客人頸後臉旁一刮一削,雜毛鬍渣,消失淨盡,成個靚仔哂!他們就這樣,天天朝九晚七,除了吃飯上廁所,都待在檔口,風雨不改,等候客人光臨。

「有甚麼辛苦?唔辛苦,八十幾歲人,唔做嘢好悶,唔通日日坐公園?好易老人癡呆!」陳伯說。他倆自力更生,只是,西營盤即將改變,港鐵快將通車,舊樓愈拆愈狠,老街坊買少見少,傳統的手藝,最終還會有人懂欣賞嗎?

想找伯伯?
西營盤西邊街36 號
(西邊街與第二街交界橫巷)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 Issue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