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人物‧專題 / 菲比斯-由過度活躍症到奧運23金成功之路

菲比斯-由過度活躍症到奧運23金成功之路

大家往往只是看到運動員的成功,又有幾多人會去了解他們獎牌背後的努力?註冊社工金妮分享了美國著名泳手菲比斯的故事,原來獲史上最多金牌的菲比斯,小時候卻是一名過度活躍症兒童,是游泳改變了他,甚至陪他走出父母離婚的陰影。

圖片:Getty Image、菲比斯facebook

十幾年前,美國巴爾的摩一家醫院的精神科,經常看到一個小男孩的身影,患有多動症的他面對醫生,總是不情不願。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小男孩現在成長為一條舉世聞名的「飛魚」,他就是菲比斯。那時,他還不足7歲,生在一個中產階級之家,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則是中學教師。菲比斯還有兩個姐姐,當時已經開始練習游泳。

少年時代的菲比斯患上了過度活躍症。他精力旺盛,手總是閒不下來。菲比斯的母親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兒子推向泳池。「的確是因為過度活躍症,我才去練游泳。當我在體育場上或游泳池裡,我會覺得非常放鬆,無拘無束,通過釋放自己的力量去獲得快樂。」菲比斯並不諱言這一點。一個接一個的挫折沒有把菲比斯擊倒。正是因為游泳,他逐漸擺脫了過度活躍症。1994年,他的父母離異了,菲比斯與姐姐們跟著母親生活。大多數時間,他泡在泳池裡,用以驅散心理的陰影。

菲比斯創造了單屆奧運會八金的紀錄,他的身體也成為媒體、科學界人士關注的焦點。現在有很多人在分析菲比斯的胳膊、腿、腳、手以及水感。菲比斯並不認為自己在身體方面有神奇之處,他將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勤奮。關於他有游泳天賦一說,菲比斯並不避諱,「我猜我可能真有游泳的天賦吧,上天給了我這種能力,給了我意志力,我覺得我從父母那裡遺傳了很多特性。」

除了天賦,菲比斯指出自己成功的關鍵是個性。「我是個很勤奮的人,我很執著,我討厭失敗,為了達到目標,我會竭盡全力,正是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今天的我,令我邁向成功。」

成長總有一堆難題,有的與生俱來,我們無法擺脫,有的需要我們堅持、忍耐並克服。我們需要時刻整理及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論我們處於高地或低谷,都有盼望及方向。生命還沒到盡頭,沒有人有資格去斷定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掌握邁向成功的鑰匙-不亢不卑,成功的道路就是帶著這性格特質繼續走下去。

資料來自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智趣星」季刊第一期


沈詩鈞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