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家之言 / 衛詩:窩釘皮帶的童年陰影

衛詩:窩釘皮帶的童年陰影

我的心總是容易被少年人所感動。我深信每個少年人都是一塊等待雕琢的美玉,蘊藏著蓄勢待發的生命光輝。看見他們在春霧迷濛的生命季節中迷途,叫我心痛。我創辦的「家長匯習」啟動了「家庭守護天使」的運動,請來資深執業家庭治療師屈偉豪博士,鼓勵家長作孩子的守護天使,保護孩子免墜沉溺的羅網,更邀得從毒海重生的衛詩分享她的生命故事。那天衛詩透露,自幼雙親已時常為金錢吵架。父母離婚後,孖生姐姐衛蘭隨媽媽生活,而衛詩則跟隨父親。

陳敏兒

前藝人,2008年創辦「家長匯習」,矢志提升家長自我成長動力,發揮養兒育女本能。

圖片來源:衛詩facebook

門上掛著五條皮帶

愛之深責之切,她父親卻錯用愛的表達方式:「記得小時候,睡房的門上掛著五條由幼至粗排列的皮帶,最粗的一條更配上窩釘。爸爸說:『你少少唔乖,就用幼的皮帶打你;如果你犯大錯,就用最粗的那條打!』他認為責打我,可幫助我改好行為,然而,我一點也感受不到他背後的愛,我只有恐懼!」

自此,衛詩每天都在驚懼中度過,生怕不知哪天做了甚麼爸爸認為不乖的事而要受刑。漸漸,她學會將所有事收藏心底,不和家人傾談,但內心卻充滿不安全和孤單感,思想傾向負面。

衛詩的成長,佈滿傷痕。長大後入娛樂圈,自尊感極低的她,終日要面對旁人的評頭品足,令她難以適應。年輕貌美又渴望愛的她,在娛樂圈交上了各式各樣的朋友,很容易便受不起誘惑,後來更選擇以毒品建立朋輩的認同和減壓,衛詩說:「我以為我可以控制到,不會上癮。」

屈偉豪博士作了個生動的比喻:「家庭關係就像信用卡卡數,要每月定時清。如果只還『最低還款額』,則要供還一生。」若父母只單單照顧基本生活,缺乏交心溝通,親子關係不親密,那子女會因疏忽關愛易於生命關口中跌倒,恐怕父母就要連本帶利清還已滾成巨額的兒女債。屈博士指出,若子女得不到家庭溫暖,他們就會較易依賴一些不良嗜好,以填補心靈上的空虛鬱悶,屈博士直言:「家庭關係融洽就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祝福」。

低落自尊感致沉溺

小時候的衛詩,不想媽媽不開心,就強迫自己要做到母親的期望,結果事與願違,衛詩憶述:「媽媽想我做老師,我不喜歡,太悶了。我喜歡藝術,我喜歡音樂!」衛詩現在成熟了,能理解母親當年的好意: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可以走上一條平坦的青雲路。屈博士提醒父母,子女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會帶來嚴重自卑感,可能又成為子女成長中另一道疤痕。

屈博士在處理眾多個案中,發現不少人對於幼時父母真摯的關懷印象最深,例如上學代背書包,寒冬送上烘暖毛巾等。衛詩也忠告各位父母,多與子女溝通,給孩子自由做他所喜歡的事,經常陪伴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看見子女在哭,千萬不要轉身離開,不知道說甚麼也沒關係,就這樣坐在他們旁邊,陪伴著也就很夠了。」這個情景,可能就是兒時的渴想。現在的她,衷心感謝父母親她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刻,對她不離不棄,全然接納的愛她,讓她可以慢慢重回生命的正軌。

成長,真的很需要少年人自己與旁人的忍耐和等候。我彷彿看到岩石被斧鑿出來一道一道的裂縫,透射出蘊藏內裡美玉的靈氣和光彩……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Issu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