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本港的一項研究指出,香港3-5歲的兒童當中,竟然有近百分之三十有便秘,這顯示了兒童的飲食出現很大的問題。研究報告反映出香港的學童普遍喝水不足,學童所攝取的液體──平均每天只攝取680毫升,遠遠不及所需,與需要的一公升多,相差甚遠。
兒童缺水問題嚴重
攝取不足夠的水分,會出現脫水的情況。若在炎熱的天氣下出現急性脫水的情況,很容易會中暑;而長期小量脫水,亦會引致很多機理上的問 題,令體內各個系統的運作均不能正常地進行,有機會引致各種敏感症、關節痛、情緒問題、血壓高、疲倦、失去專注力等問題。
培養喝水好習慣
很多人都聽過每天最少要喝8杯水的大概指引, 至於小孩子所需要的水分,則較少人談及。一個健康兒童所需要的水分可根據「Holliday-Segar Fluid Requirement Calculation」計算出來。
計算的方法如下:
1-10公斤﹙即2.2 – 22磅﹚,所需液體為每公斤 100毫升,例如一個22磅﹙10公斤﹚的嬰兒,便需要 10×100
毫升 = 1公升液體11-20公斤﹙即23 – 44磅﹚,所需液體是1公 升;再多10公斤以上,每公斤加50毫升,例如一個30磅﹙13.6公斤﹚的小童,所需液體是1公升+3.6×50毫升 = 1.18公升水超過20公斤﹙>44磅﹚,所需液體是1.5公升, 在20公斤以上,每公斤加20毫升,例如一個60磅﹙27.27公斤﹚的小孩,所需要的液體是1.5公升+7.27×20毫升 = 1.64公升要培養好的飲水習慣,家長、教師、學校的配合非常重要。
首先是必須強調常飲水的重要性。口渴絕對不是身體脫水的最早期徵兆;事實上,很多人不會很容易感到口渴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上堂又怕去廁所,令攝取水分不足。要吸收充足水分之好習慣包括:
盡量飲白開水,最好先過濾過,尤其將水中的氯氣和雜質過濾。
給孩子預備水樽*,方便計算一天飲用了多少水。以青菜湯、稀釋了的果汁吸引孩子,從而增加孩子的液體攝取量。家長也必須以身作則,多喝水、少喝甜飲,要不就很難說服孩子了!
* 自攜水樽:如果是用膠樽,最好是列明沒有雙酚A的。雙酚A是製造一些膠樽的化學元素,能模仿荷爾蒙,若被身體攝取了,會影響兒童的發育。有些國家如加拿大、歐盟等,禁止奶樽、水樽等使用,而香港現時則沒有相關的法例,但建議家長可選擇標明BPAfree的水樽。
參考書籍:
Lee, W. T. K., Ip, K. S., Chan, J. S. H., Lui, N. W. M., & Young, B. W. Y.﹙2008﹚.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constip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is attributable to underconsumption of plant
food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44﹙4﹚, 170 -175.
Lustig, R.﹙2012﹚. Effects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on children. [Pediatr Ann. 2012]
Lustig, R. H., Schmidt, L. A., & Brindis, C. D.﹙2012﹚. 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 Nature, 482﹙7383﹚, 27-29.
延伸閱讀:良食關注組
《 腸道,決定你一生健康!》鄺易行 著
電子書試讀: http://bit.ly/1Mwszez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Issu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