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搞錯啊!阿媽,就嚟食飯啦,你點可以畀餅乾阿女食呀!」兩代之間的爭拗,是新一代父母的難題之一。
有時聽見新手父母們抱怨連連,我會問他們兩條問題,第一:你覺得你錫囡囡多些,還是你媽媽錫孫女多一些?答案通常是─我阿媽錫到個孫「飛起」。第二:你認為你湊小朋友的知識和技巧高些,還是你媽較好?聽到的幾乎都是─我媽當然好好多。既然大家都認為,無論在育兒的態度和知識上,你媽都比你好,那為甚麼你總覺得,她今天的所作所為會有問題呢?
初為人父母的總是最易受騙。寶寶呱呱落地,父母雞手鴨腳,舉手投足都怕踩死蟻一樣驚驚青青。開奶要跟足指引,未夠鐘不吃,夠鐘了便一定要寶寶把奶吃光才肯罷休。可是,到細佬或細妹出世呢?你已截然不同了,因為經驗告訴你,多半安水或少半格奶粉、早吃或遲吃半句鐘,並不會吃壞人。
其實,很多所謂「專家」給家長的「指引」,根本屬無謂的執著。有些「專家」把無關痛癢的知識捧得高高的,以至新手父母甚麼都要跟著專家做,這樣的話,「專家」才有收入,才可長做長有。
祖父母更識教仔你或會發現,祖父母和孫兒的相處,總是特別開心的。因為他們有的不止是外來吸收的「知識」,還有自身的經驗,他們深明,究竟甚麼才是重要的。飯前的一塊餅乾,是否就那麼powerful,吃了會死人?一塊無關痛癢的餅乾,可以令孫女快樂起來,我相信任何一個大人都會去做。這不是出於縱容,而是愛的流露。為甚麼我們的爸媽,唸書都比我們少,卻好像都比我們更懂得當一個爸媽呢?
那個年代,沒太多人出來說三道四,教你如何教仔,我認為,這是很主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專家」都說做父母要做得開開心心,但千萬別誤解為開心即等如容易。你問很多老人家,他們必定告訴你,當父母一點不容易。但若你追問下去,問他們若重頭來過,還要不要生小孩,他們大多答要。開心,不因為過程容易,而是在於你能克服當中的困難,看見孩子的成長。就跟一個種樹的人一樣,過程很苦,但當看到生命的成長,它帶來的滿足,令一切都變成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