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養 / 陳惠良: 解構孩子「思想負面」問題

陳惠良: 解構孩子「思想負面」問題

曾有一位大學教授在家長講座中被問及:「倘若孩子思想十分負面,家長應如何處理?」當然教授引用了不少心理學的理論解答,而我則希望嘗試以腦科學及思維教育角度解構及作出建議。

 陳惠良 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十多年前開始接觸「思維教育」及「腦基礎教育」,深信以此能幫助解開對學生情緒、行為的誤解和迷思,並有利尋找更直接和有效的培育方法。

20151027A

腦科學角度:皮質醇過高

腦內其中一類主要與負面情緒有關的化學物質,就是「皮質醇」。當腦內釋放皮質醇時,人便會較專注留心和認真、且記憶力提升,但長時間及不斷讓皮質醇處於高水平,人便會變得情緒不穩、思想負面、畏縮不安、短期記憶受損、不易入眠、抵抗力下降、甚至抑鬱,而抑鬱症就是由於皮質醇過高所致。

然而,孩子為何會長期皮質醇過高?其實導致釋放皮質醇的主因就是無自主空間、疑慮不安、擔心成敗得失及需承擔後果。因此孩子皮質醇過高可能是基於下列原因:

 

過多的集中和認真:家長和教師多以為孩子集中認真才是對學習最有用,因此不斷無理的需索,如課堂內任何時間、回家後連看故事、吃飯、洗澡、玩遊戲都要認真。

 

欠缺安閒自主的空間:孩子任何時間都要聽從別人的指示與安排,如在校時不斷有人監察(小息有風紀領袖生、午膳由老師監管食飯),連放笑大聲及行慢少許也被責備;最悲慘是放學後仍被安排密麻麻地做功課、補習和參加興趣班,不享受時如坐監和做苦工!

 

‧ 過多使用威嚇責罰:為希望促使孩子就範,不斷威嚇:「你父親回來就會罵你⋯⋯老師知道必定罰你⋯⋯警察會來拉你⋯⋯將來你必定餓死⋯⋯我明天唔會叫你起床⋯⋯」當然即時憂慮使皮質醇提升後便收斂,但久而久之便成慣性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