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未必一定與金錢和權力掛鈎。父母向孩子表達愛,確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大部分的爸爸花盡他們的時間工作賺錢,希望孩子在物質上一無所缺,但換來的卻是沒時間陪孩子。然而,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家人的愛心和關懷,當中關鍵就是爸爸們能否付出時間。可惜現今的爸爸最「花」不起的正正是時間。
孩子與爸爸關係疏離的事早就聽多了,是否孩子不喜愛親近爸爸?很多調查報告已否定了這假設。其實,當我們細心觀察人類成長的進程時,便會發現爸爸能與孩子建立密切關係的時間實在非常有限,大抵只有從嬰兒期到青春期初段,這段時間孩子對爸爸的依賴性很強,爸爸也可盡情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
弔詭的是, 這階段亦是男性在職場博殺的黃金歲月, 事業如日方中,為工作為前途,傾心竭力,押上所有時間和心神。那麼,建立密切親子關係的好時機也隨之溜走。孩子漸長,爸爸們才驚覺陪伴孩子的良機已一去不返。
因為經常不在場,父親會覺得愧疚,最終這些父親們惟有運用「撒手鐧」 —— 提供物質和金錢享樂來拉攏關係。正因金錢能帶來改善關係的希望,這些父親們便投放更多時間於工作上以求賺取更多,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些爸爸錯放了生命核心,誤以為富爸爸就是好爸爸,他們愛家庭,甘願透過金錢來換取親子關係。
小故事分享:父親的時間
每次重溫這小故事都有深刻的反思, 當忙碌爸爸努力為工作奔波時, 或許可想想甚麼是孩子的真正需要。別再說「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不少人因工作而錯失孩子成長的黃金時刻, 後悔已太遲了,我深信我們有能力去主導結果的。說到底,真正的好爸爸,不一定是富爸爸,但他應是一位積極參與自己孩子的成長,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爸爸。願與所有用心做爸爸的朋友共勉之。
延伸閱讀:《再富,也不可富孩子》雷裕武著
電子書試閱:https://goo.gl/pFKu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