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學前101 / FAM教育 / 面試班的無謂壓力

面試班的無謂壓力

坊間除了有預備升小一的面試班外,預備考幼稚園的面試班亦愈來愈多,家長們對這些「訓練」都趨之若鶩,除預備大量資料幫孩子做好portfolio外,更帶著滿面疑惑、走路還是步履蹣跚的幼兒去參加這些面試訓練班。其實這些所費不菲、由自命專家主理的幼稚園面試班,真的有用嗎?

 

陳國齡醫生

瑪麗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育有兩名子女,亦為家長教師會前任主席,具有家校合作的親身經驗。

P64

插畫︱Tina

首先,讓我們看看嬰兒與照顧者(通常是母親)的依附關係發展,依附關係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指出生後 3 個月內的嬰孩。寶寶與照顧者並未建立關係,可是其正面反應如眼神接觸、社交微笑等,會鼓勵照顧者親近他。
第二階段,由約2 個月到7 個月為止。寶寶會表達喜歡跟主要照顧者建立關係及信任,但他們亦會接受其他人的照顧,寶寶已有能力分辨熟悉及非熟悉的人物。
第三階段,由7 個月起,寶寶會明顯喜歡及依附一位照顧者,跟他分離時會有焦慮的感覺及抗議,而見到陌生的面孔也會感到害怕和焦慮,這就是我們說的「認人」階段了。
第四階段,為多重依附關係,寶寶會將依附關係由第一照顧者擴闊到其他照顧者,如爸爸、祖父母及家傭等等身上。

 

2歲開始可接受分離
此外,總體來說,依附關係可分為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安全型的孩子,當照顧者離開孩子時,他會感到不
安,但當父母再出現時,他會感到高興及安慰。而當孩子感到焦慮及害怕時,也會向照顧者尋求紓緩和協助,藉以調適自己的情緒。非安全型則包括含糊型、退縮型及混亂型等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做成負面影響。安全的依附關係,可令孩子正面成長,培養高度的自信及自尊感,他們會勇於嘗試和探險,與人建立互信及長遠的親密關係。
如前所述,寶寶約於7 至8 個月大,便能與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正常的嬰幼兒發展都有分離焦慮的情況,高峰期常為18個月大時,約於2 歲便會慢慢減退。
分離焦慮源於甚麼呢?寶寶在7 至8 個月大時,一般都缺乏「物件常在」的概念。他們以為見到就存在、見不到就沒有存在。所以,寶寶對分離十分焦慮,他們不明白照顧者會再度出現,亦沒有時間的觀念,以為分離就是永遠的。

 

當孩子開始有時間或記憶的觀念,能將分離者的影像留在腦裡,並發展出「物件常在」的概念,明白到照顧者會重新出現照顧他,慢慢地就可減輕及克服分離焦慮。如果這階段發展不正常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