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爆發的年代,要經營一個 Facebook 專頁、吸納數以萬計的粉絲,談何容易。日式便當為全職媽媽 Candace 帶來全新的事業,這為她帶來遠比名氣更寶貴的收入:就是她、女兒、母親三代人之間的改變。
撰文︱彭曉婷 攝影︱ Jas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便當修補三代母女情
從小到大,Candace 寄住於婆婆的家,一直與父母關係疏離,兩個女兒也很少與她們的婆婆相處。及至今年暑假,便當竟為這三代人帶來一個破冰的契機。由於 Candace 忙於事業,她讓剛退休的母親照顧女兒:「我媽是一個『宅媽』來的,一放假便躲在家裡打機,她玩Candy Crush玩到二千幾級!」
她的「宅媽」終於這個暑假放下手機,照顧孫女,三嫲孫的共同話題就是打機:「我兩個女兒 (覺得) 很proud,周圍跟人說:『我婆婆,my Grandma,level 2000 in Candy Crush!』」有時女兒還會向她「篤背脊」,說:「(她們說) 婆婆一來到,就坐著打機……過了一個暑假,她們就 (因為) 不停打機而 make friends。」
Candace 的媽媽也開始明白,女兒的事業並非「玩公仔」那麼簡單:「我兩年多前開始做便當,那時她 (媽媽) 整天說我不知在做什麼,賺不到錢又花精神。她還曾經叫我去超級市場做收銀,覺得 (至少) 有穩定收入。」
直至她的媽媽親眼看見她對著電腦埋頭苦幹,才變得更了解她:「我十二點出門,她 (媽媽) 十點來到,兩個小時內見我不停工作、跟客人聊電話。我為她們做完午飯才離開,自己沒時間吃飯,她就每次給我買一個雞尾包,叫我上班前吃。」
最近,Candace 與媽媽漸漸能聊更多私密的話題了。
當香港媽媽遇上日本爸爸
有道是: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Candace 的兩名女兒眼見媽媽忙得不可開交,不止全無抱怨,還體諒她說:「我們今晚叫Pizza吃吧,你不要做飯了。」丈夫較難侍候,Candace 開玩笑說,每逢丈夫在家,她就像要照顧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我老公會叫我煮得『簡單』一點 ─ 做咕嚕肉、蒸條魚、炒個菜就行。咕嚕肉?你知不知道醃完再炸,炸完之後又炒,還要調一個醬……還跟我說簡單一點?」
她與丈夫來自兩套不同的文化,不僅生活習慣不一樣,在教女方面也各有一套。在家常欺負姐姐、活潑搞怪的小女兒 Mimi,早前在學校被一名同學欺凌,Candace 教她在適當時候還擊及保護自己:「我對她說,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怎樣對待他。當然,你不可以主動『蝦人』,但也不可以『比人蝦』!」丈夫卻教導女兒說,對方可能是喜歡她,才會想引起她的注意力,令 Candace 嗤之以鼻。
Candace與小女兒 Mimi。
教女方法,可謂港日大不同。某次聖誕,他們一家四口照樣回日本過節。大女兒 Rin 自動自覺地做功課,Mimi 則出盡怪招:「我的小女兒周不時都很狡猾,有時真想『一拳打落佢個頭』。她的『蠱惑嘢』呢,就是她知道爺爺嫲嫲一定包庇她。我一拿功課出來,她就開始『爆喊』:『我不要做功課,我想跟爺爺嫲嫲玩……』老人家一聽,心都軟,就說:『算了,遲點才做』。大佬,我們快要回港,第二天就上學,你叫她別做?」
提到小女兒的成績,丈夫更提出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想法:讓女兒嘗試留級一年,令她明白努力學習的可貴,使Candace 哭笑不得:「這可是期考,你叫我讓她試試不合格?你 (丈夫) 可以『懶懶閒』,但不要煽動女兒覺得留班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