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未分類 / Candace Mama:童年經歷使我更珍惜親子時光

Candace Mama:童年經歷使我更珍惜親子時光

香港人不太講究飯盒的擺設,最重要是吃得飽。常分享自製便當心得的 Blogger ─ Candace Mama 的日式便當世界卻有千變萬化:熊大與 Cony,以至是小貓、綿羊等動物,均能用米飯、芝士片、紫菜等食材做出來,漂亮得令人捨不得吃。由於她的名字總與「便當」、「日本料理」掛鉤,當筆者一開始問她的兒時經歷,她不無訝異地說:「完全無人問過我這些呢!」

撰文︱彭曉婷       攝影︱ Jas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FAM101_1200x627_20160905

 

愛做家務 不一樣的港媽

「我會好努力去經營一個家庭。」化著淡妝的 Candace 身穿一件無袖黑色背心及牛仔褲,坐在客廳的飯桌旁,臉帶微笑,份外認真地說。她家中的陳設無聲地印證她的承諾:瓷磚地板纖塵不染;孩子的畫井然有序地豎立於矮櫃上;沙發只放了兩個抱枕,別無雜物。

ben5

婚前的她是一個典型的香港女子,對日本料理一竅不通。但她的另一半是日本人,她也入鄉隨俗,進入日本文化的世界。如今,日式便當成為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為了經營家庭而熟習一套迥異的文化,這種動力多少是來自「童年陰影」。

「我從小到大都是由婆婆照顧,所以我跟媽媽的感情好疏離,跟爸爸就更疏離。」Candace 是家中的長女,父母忙於工作,自小與妹妹寄居在婆婆、舅父、幾位阿姨所住的屋邨單位 :「人人說我像是婆婆的孻女,多過似是她的孫。有時他們說,大個女了,要搬回去自己屋企住,但婆婆捨不得我,我又捨不得她,故結婚之前,我仍跟婆婆住的。」

反之,她與爸爸則有種「愛在心內口難開」的感覺 :「 (我爸爸) 是好傳統的客家男人,超級重男輕女。他不是不疼我,但始終會有些『說話』講給我聽,例如『你讀書讀得這麼辛苦幹嘛,日後也是做個蝕本貨』。但我心底裡又覺得,他始終是疼我的。」她踏出社會工作一年後,父母也離婚了。

「一家四口開心 (生活) 的畫面,不曾在我的童年出現過,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家庭,可以融洽愉快。」

work02 拷貝

全職媽媽的樂與怒

Candace 婚前從事市場推廣工作,參與國內展覽會工作,期間她曾辭職,後來上司加以挽留,她選擇留下來,不久便在一個展覽會認識現時的丈夫:「好似是注定一樣,好老土。」她甜笑說 :「我是識了我老公,才會做這一堆便當,然後做到這個成績出來。」

日本女子嫁為人婦後,多做全職主婦,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 Candace 起初選擇當職業女性:「那時我懷孕了,老公已經每天吃早餐時都問我:『你幾時辭職?』、『你還上班嗎?』他想我不上班,又不敢說出口。」她甚至在懷胎八個多月時,還搭飛機到廈門公幹。

生下長女Rin後,Candace 的媽媽找了一位朋友擔當陪月,為她做家務及照顧孩子,而她就重回職場:「後來我發現,大女兒那時還只是兩個幾月大,一見到我,好像若無其事,然後她見到陪月姐姐,就興奮得『撐手撐腳』。那一刻,我覺得我應該要辭職,因為我不想我的女兒好似我當年般,對媽媽這麼疏離。例如我上街牽著婆婆的手,是沒問題的,但牽著媽的手,會覺得『咦,好鬼肉酸』。」

就是這種酸溜溜的感覺,促使她決意當一位全職媽媽。這條路並不好走,家務也是其次,最辛苦的是承受壓力:「第一個孩子是女兒的話,她有少少『跌親撞親』,你已好緊張。再加上日本丈夫永遠覺得 (照顧) 子女是你的責任,他 (丈夫) 會說:『她 (女兒) 好似發燒,你帶她看醫生吧』,但其實他就坐在家裡,為什麼不是我們一起帶女兒看醫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