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FAM專題 】小學Portfolio 一點不重要

【FAM專題 】小學Portfolio 一點不重要

 

P20,21

Portfolio,字典解說是薄身的公事包型文件夾、畫家的個人作品範例、商界的資產組合。但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家長會從中折射出升學煩惱。為了感動校長,填塞當中的內容,區區幾歲豆丁要上幾十至上百的課程及培訓班,結果肥了商家,卻吞噬掉傳說中的快樂童年。

 


這期封面故事,編採小組馬不停蹄,在短短兩個星期之內,打了好幾十通電話,走遍港九新界,
跟十多位熱心的小學校長和幼兒教育工作者見面訪談,讓他們親自來告訴家長;與其信portfolio,不
如信孩子。
各位準備要幫孩子報讀小學的家長,懇請你們仔細閱讀這個封面故事,讀清楚校長們的心底話,
自會省掉無謂的消費,挽回更多優質的親子時間。

 

Portfolio這字,字典解說是薄身的公事包型文件夾,設計師可能想到某本設計雜誌,對畫家而言是個人作品範例,在商界打滾的想到資產組合。大概只有香港家長會從中折射出升學煩惱︰如何為區區幾歲豆丁製作 一見難忘的個人檔案,爭取入讀心儀學校? 為小朋友做 portfolio,最要命的不是它如何瘋狂地美輪美奐兼厚甸甸份量十足,而是當中要填塞的內容──哪個課程有證書?讀這班能否參加公開試?比賽要拿第幾名才「夠照」……?它一方面衍生出一盤盤賺錢生 意,一方面黑洞似的吞噬傳說中的快樂童年。 這期封面故事,編採小組馬不停蹄訪談小學/幼稚園的校長和幼兒教育學者,就讓他們親口告訴家長︰信portfolio不如信孩子,那份個人檔案,沒大家想像的重要。

 

香港家長個個心繫名校,而portfolio幾乎變成名校叩門必備 ,這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受訪的兩位幼兒教育學者李南玉博士和陳惠玲博士都指出,這跟2001年推行的教育改革不無關係。當年政府把直資計劃從中學擴展至小學,13年後的今天,改以直資模式運作的小學已逾20間。直資制度為不同教學理念的學校提供空間,同時開放了學校收生的自主權,製造機會讓家長各出奇謀。近十年間,這種風氣漸漸從資助和私立小學,蔓延到官立和津貼小學。根據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這兩個階段都計分不認人,家長只能填寫表格參加「抽獎」,再犀利的補充資料也不能打動校長法眼。但「天無絕人之路」,即使兩個階段都擠不入心儀學校,家長還有叩門這最後希望,這也是portfolio出動的時候。

稍具名氣的學校,每年收到的portfolio數以千計,綜合來自十多位小學校長的資訊,當中一些製作已經到達「失方寸」的地步 ── 裡頭所展現的,不再是學生的質素或家庭的教育理念,而是孩子疲於奔命的學習生涯,以及爸爸媽媽的財力和資源。「看到那些證書,你甚至會開始擔心孩子平日的生活……他的父母又是一個怎樣的家長?」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陳惠玲博士說。

 

為了portfolio,香港家長可以去到幾盡?
以下全是我們從教育界不同途徑收集回來的真實個案,反映現今家長為了把孩子送進心儀學校,所付出的心力,已超乎常人想像。

5.Portfolio中的生活相片及片段,對校方收生而言,有何參考價值? 6.Portfolio中的自薦信和校長推薦信,對校方收生而言,有何參考價值? 7.對於將要替孩子做portfolio的家長,校長有何寄語? 8.如非portfolio,校長錄取學生的最重要的著眼點是甚麼?

 

fam914

 

P22_1

 

 

1 家長只須提供出世紙及幼稚園成績表副本。用完會銷毀。

2 不會翻閱。
3 不會。精美的portfolio只會浪費資源,一點也不環保。

我們學校很重視環保教育,在所有事情上都貫徹這價值觀和信念。
4 沒有。基本的幼稚園教育已經足夠,家長不應在學前催谷孩子。取錄了的孩子,學校未來六年自會把他們教好,我對學校設計的課程及教師團隊都有信心。所以家長報名時,毋須為孩子的學術水平憂心。

5 沒有,原因同上。

6 已聲明不用附上。推薦信對校方取錄學生一點不重要。
7 不要把孩子的教養假手於人,不要難為孩子,portforlio一點不重要。
8 主要觀察孩子的自理和專注能力,行為舉止,交談時流露的神態,能反映孩子背後的家教,是否一個
「健康孩子」。

 

fam9154

 

P22_2

 

1 家長交回來的入學申請資料,我們會把它一分為二,先處理申請表及回郵信封,而portfolio則會抽出來編好號碼後先擱在一旁,暫不作任何處理。
2 每年的叩門階段,我們都收到約500份入學申請表,但最終只能錄取約15名學生。若在最後階段,我們發現有些學生的表現很接近時,我便會翻閱他們的portfolio,看能否在當中找到更多資訊,但我不會盡信裡面的資料。
3 製作精美的portfolio,可能意味著爸媽過分緊張孩子的學業,這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令孩子失分。至於沒交portfolio的,可能反映爸媽對子女有信心,未必會令孩子加分,但肯定不會失分。
4 無。現今人人都有證書。
5 無。如果眼前小孩是活活潑潑的,那管你平日帶他到哪裏玩?最怕那些造型照、公主照,太人工化,缺
乏童真。
6 無。因為校長多會隱惡揚善。自薦信則視乎你能否陳述自己的理念如何與學校理念相符,也是可參考

7 我們有自己的收生機制,一般會面見對學校「有誠意」的家長。有做portfolio絕不代表有誠意,它並非
考學校的必需品。即使要做,也要以精簡、真誠、反映實況為原則。
8 孩子和家長的表現都重要。家長養育孩子的價值觀是否與我們的辦學宗旨相符?孩子是否具可塑性?這
都是我們篩選申請者的重點。

 

fam914v3

 

 

 

1 在叩門階段,會略看家長交來的P23_1portfolio,但參考價值不大,還是面試比較直接及重要。
2 若同學表現差不多,在面試時難分高下,可能便會翻閱portfolio作參考。
3 沒交portfolio是不會令孩子失分的,而一份製作精美的portfolio,只可反映家長很關心孩子的表現,與孩子
本身的能力無關。
4 不大。學校收生,我認為有三項資料是最重要的:一,孩子是否喜歡閱讀;二,孩子的自理能力;三,親子關係。不過,這些都沒證書可證明的。
5 可反映親子關係。
6 不需要收校長推薦信,因校長寫的一定是好的。至於自薦信,可看到孩子的特點及長處。
7 我們每年都重申校方不收portfolio,但還是有家長會交回來。若真的要做,也應貴精不貴多,看孩子特長,揀一、兩項重點項目就夠了。放太多證書,反令人感覺孩子有沒有太多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與家人相處呢?
8 小朋友的性向和能力是否能配合我們的教學模式?例如我們主張合作學習,孩子能否和其他孩子融洽相
處呢?至於家長方面,是否與學校的辦學理念一致,如本校重視生命教育。

 

fam914v4

 

 

P23_2

 

1最多收6頁A4紙,不收膠套,故全都釘在報名表上一併處理。

2 處理有限的學位(如後備位)時,若面試過程中同學分數相若,我們才會較仔細看。
3 不交,不會失分。精美的portfolio是很多人的功勞,但我們收的是學生,所以也不會加分。
4 無,那不反映小孩的全部能力。
5 無。
6 無,免造成家長要爭相找名人推薦的風氣。
7 我好明白每個家長都想讓學校認識自己的子女,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請別單方面相信,portfolio能為你的子女帶來更大的入學機會。
8 面試中小孩的表現。小孩是否對學習有興趣?是否願意表達自己?有禮貌嗎?和同學相處融洽嗎?能專注聆聽老師的指令並回應嗎?這都是我們收生時的重點考慮。

 

待續…

下篇【FAM專題 】小一portfolio 聽晚10點準時上映 敬請留意

試閱:大人們一直在做做做做,某程度上,是要把孩子包裝成一個「完人」般推銷出去,於是,一切難免以量取勝。爸媽都祈求校長見portfolio如見人,即使面試時的小不點屁股坐不定嘴巴撬不開,但「代表」他的portfolio,卻份量十足的在展現著他的能力和成就。可是,作為portfolio的主人,孩子認為這堆資料夾能代表自己嗎?小眼睛看世界,portfolio究竟有何意義呢?

原文刊自FAM樂活家 Issue22

– 讀者有任何意見,好歡迎同我哋交流:FAM101樂活.家 親子智慧資訊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famworldhk

fam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