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小101 / FAM教育 / 【FAM專題 】最終篇 Portfolio有沒有存在價值?

【FAM專題 】最終篇 Portfolio有沒有存在價值?

 

 

P33
筆者在大學除了負責教學外,亦要負責自己學院的收生。在評審申請時,由於數目眾多,主要是以重要的考試成績作考慮,其次是一些重要的活動。而在分析申請表內的資料時,一些較不重要的資料,根本不會被考慮。

別淪為商人的點心
好的學校及老師,一定不會被那些印刷精美的portfolio影響而取錄只有外表而沒有內涵的學生,她們一定有好的制度來評審學生的水平,經得起考驗。入不到心儀的學校,很大程度不是portfolio的問題,而是portfolio的內容,即是那學生的經歷及內涵。
期望家長多花時間於建立子女較長遠的競爭力,如語文、責任感、禮貌、思考等方面,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花盡心力去炮製美輪美奐的portfolio,卻忽略孩子的內涵,人云亦云,成為商人的點心,造就了數億元的市場。即使入了心儀的小學,長路漫漫,根基不穩,在大學及職場上也會被人後來居上。

 

 

 

小學校長訪談錄: 1.家長每年提交的Portfolio,學校會如何處理? 2.在甚麼情況下,校方才會翻閱學生的Portfolio? 3.若家長沒交Portfolio,會令孩子失分嗎?相反,一份精美的Portfolio,又會令孩子加分嗎? 4.Portfolio中的興趣班證書,對校方收生而言,有何參考價值? 5.Portfolio中的生活相片及片段,對校方 收生而言,有何參考價值? 6.Portfolio中的自薦信和校長推薦信,對校方收生而言,有何參考價值? 7.對於將要替孩子做Portfolio的 家長,校長有何寄語? 8.如非Portfolio,校長錄取學生 的最重要的著眼點是甚麼?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梁靄雯 校長

P26_1

每份都會看一看,以了解申請者的目的。因為有些家長早在孩子唸K2時已寄上portfolio;有的則甚至每月寄來一份孩子的「最新消息」,以更新孩子的成就。這些資料,我們通常會保存一年才會棄置。
2 每次收到都會翻一翻,事實上,我們全年都會收到portfolio,暑假也不例外。
3 協恩是津校,97%學位是政府派位,餘下3%要預留作留班位,所以我們連小一入學申請表都欠奉。若當中有餘額,申請者確需要提交
簡單的學生資料,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但portfolio不需做到美輪美奐,我們也實在沒時間看那麼多。
4 證書某程度上可讓我們知道小孩的性向,但應重質不重量。我較著重孩子的持續性,譬如每種興趣班都學了兩三年,而非蜻蜓點水式的學習。
5 可從中看到一家人相處是否融洽。
6 校長推薦信是必然的,也就沒甚麼參考價值。至於自薦信,我會看得
較仔細,從行文中感受家長的誠意,但現在的自薦信都很標準化,感覺上是有高人指點他們如何撰寫。
7 放些基本資料就好,如出生日期、就讀的學校、孩子最喜歡的科目、課餘活動等。我們每年收到約200
多份portfolio,若非協幼的學生,其成功率其實只有0至1%。
8 禮貌、語文能力、看圖說故事的組織能力等。

P26_2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 冼儉偉 校長

1 在叩門階段,我們只收申請表、成績表與相關證明,收到的portfolio只會擱在一旁,暫不處理。
2 甚少。即使孩子面試的表現相若,我們也多翻閱成績表作參考,因為幼稚園老師的觀察並非一朝一夕而成,故也相對較具參考價值。
3 不會。
4 不大。孩子擁有證書的多寡絕非學校收生的條件。
5 沒有。
6 作用不大,因為人人都有。
7 我們從不主張家長做portfolio,它惟一的意義,只是讓家長與小朋友去重溫他的成長過程,在這角度看來,也不失為美事。
8 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能否聽明老師的指示等,還有就是家長的理念是否與學校的相符。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羅錦麗 校長

圖片 551.不鼓勵家長交那麼多文件。在新生簡介會及報名指引皆已清楚說明,
學校只限4張雙面(或8張單面)A4紙。收到的portfolio會存放一年,然
後銷毀。
2 每年小一申請者逾3,000人,只會看能進入第二回合面試的300個考生
的portfolio。
3 Portforlio只佔5%,最低的有2分,最高5分,故影響不大,甚至可說
沒作用。精美的絕不會加分,這類portfolio多是假手於人,反映不到孩子本身的真性情和品格,幾頁紙已足夠有餘。
4 作用不大,我們都知道哪些才是真材實料的證書。有部分證書確能反
映出孩子具備特別才華,我會記下來。極其量只可以說:看看孩子是
否all round,千萬不要給孩子報讀太多興趣班,才幾歲的小孩嘛。
5 照片可一窺其日常生活方式、親子關係,例如:原來這個家庭愛行
山、那個家庭愛燒烤;又或者這個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等等。
6 Covering letter會收,無必要附推薦書。信函有時可感受家長的誠意、對學校的了解,對孩子多認識一點。但這些信件絕不影響孩子所得分數。

7 Don’t overload the child。簡單、factual就夠,不要堆砌。自己做,不要假手於人。份量、精美度都不重要。
8 面試。第一回是以小組形式由老師面見,會著眼於孩子理解指示的能力、專注力等。第二回則由校長、
校董和副校一起逐一接見家長和孩子,主要著眼於禮貌、溝通、分析和表達能力等。

 

好,校長們都親口說了︰「沒交portfolio,不會失分」、「我
們其實收了很多沒遞交portfolio的學生」、「製作精美未必是好圖片 54
事,反而可能令孩子失分」、「證書沒參考價值,現在無論孩子做甚麼都有證書,我們根本分辨不到那證書的重要性」、「精美的portfolio只會浪費資源,毫不環保」 ……
如果portfolio的作用其實沒我們想的那麼大, 那麼portfolio有沒有存在價值?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陳惠玲博士說︰「我不會說完全沒有,但它往往只在一些難以取捨的關口才揮少少作用。如果真的要做,與其表達孩子如何能文能武擁有多少證書,我認為家長倒不如花點時間了解心儀學校的教學理念,表達自己願意與學校成為教養路上的夥伴。」

 

學校尋理念相近的家長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及基礎教育總監李南玉博士亦提出相近說法︰「自從有了直資制度,小學的教育理念百花齊放,學校都在尋找價值觀相近的家庭來一起培育孩子。差異太大的話會很難合作,尤其是一條龍學校,因為一收生便是12年。所以若要做portfolio,它主要應該表達這一點。」
李南玉博士說,從正面看,家長可以利用製作portfolio的過程好好思考─為甚麼心儀這間學校?希望培育出怎樣的孩子?相信全人教育,還是希望孩子的學業成績出類拔萃?然後在portfolio裡,言簡意賅地表達自己如何朝著這種教養理念進發。陳惠玲博士提醒︰「重要的是真實,而且最好親手做,又或者讓孩子參與做。學校最怕家長講一套做一套,而且那些校長老師閱portfolio無數,一眼便能看穿哪些是樣板。」
爸媽目光請放遠
但父母的憂慮往往是無止境的,加上競爭環境愈來愈劇烈,要大家放下對portfolio的執著並不容易。李南玉博士說︰「我常常用這個譬喻︰做父母就像學車,不要緊盯軚盤,反而要望前路,看著自己的目的地來走,那樣軚盤便會自自然然調整到適當位置。路面情況常常有變化,只看短線的話,隨時被周遭資訊弄得
混亂非常。
「而我們的長遠目標是讓孩子喜愛學習,因應能力去栽培他們,不能在起步處嚇得他們不敢再學習。至於培養甚麼能力,每個孩子和家庭的定位都不同,不須要為升學強把孩子培養成同一類型。社會是多元的,學校收生也需要不同的學生組合 。」何況,如果只為填塞portfolio而迫小孩唸興趣班,是很可悲的事情。「興趣班要上,但不是純粹為了升小。人生總有逆境有順境,必須建立興趣來舒緩挫折、平衡生活,所以有興趣是一種幸福。如果興趣反而變成壓力泉源,等於剝削他們的快樂。」

 

結語︰

今次專題主要探討升小一的portfolio,但這已不獨是升小現象了,它還蔓延到幼稚園的入學申請─即是說,家中那個仍要穿尿片兼所有詞彙只有「媽媽」、「爸爸」、「車車」和「花花」的歲半人仔,也有portfolio。

考幼稚園也要portfolio?
北角衛理堂幼稚園幼兒院數年前開始收到附有portfolio的入學申請,園長司徒慧敏告訴我們,那些portfolio裡頭包括幼兒的發展報告,描述小朋友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的甚至一來便四、五份,顯示幼兒已分別接受了幾間中心的評估洗禮。至於家庭照更少不了,如顯示幼兒在看美語世界影碟和上playgroup的情態。
「其實一計數便知,才一歲多人仔,那封信(發展報告)怎可能寫到那種程度?說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很會社交互動、各方面發展如何如何,確實令人覺得誇張。」培正小學幼稚園部的240個學額今年收到逾6,000份申請,家長因為一條龍升小的安排而趨之若鶩。小學校長張廣德也指出,幼稚園的portfolio風氣愈來愈盛,內容多屬幼兒周遊列國的相片及片段,有些還會附上畫作,但很多看得出屬家長手筆。
「我認為這樣太不健康。孩子這麼小,根本很難看到潛質,最擔心是他們感到壓迫,丟掉學習動機便慘了。 」張廣德說。
現代孩子的競爭很大,家長的焦慮很多,但受訪的校長和學者不約而同都說︰portfolio並沒很多人想像的重要,請不要只望著軚盤。

 

家長倒不如花點時間了解心儀學校的教學理念,表達自己願意與學校成為教養路上的夥伴。

一位特別的校長專訪(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輯錄將於聽晚10點播出,敬請留意~
原文刊自FAM樂活家 Issue22

– 讀者有任何意見,好歡迎同我哋交流:FAM101樂活.家 親子智慧資訊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famworldhk